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十年歲月 春華秋實:文化共享工程碩果累累

姜天驕
2012年12月02日08:42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農民樂享數字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連續6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截至2011年底,文化共享工程經費投入總額達66.87億元,累計培訓591萬人次,為11.2億多人次提供了服務。圖為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落戶安徽繁昌縣平鋪鎮,孩子們喜笑顏開。

通過“文化共享”可以掌握種植、養殖技術,種地再也不是一樁苦差事。圖為山東省陽谷縣閆樓鎮基層服務點負責人馮梅英在胡馬村大棚裡利用電腦向菜農傳授蔬菜種植技術。

龔 向攝

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主辦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2012年資源建設工作會議”,在福建省泉州市隆重召開。今年是文化共享工程實施10周年。經過10年的建設,文化共享工程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成為我國公共文化領域認知度最高、覆蓋范圍最廣、服務體系最健全、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的國家級戰略性、基礎性工程。

服務基層群眾是出發點

10年前陳志軍還只是個普通的農民,來自遼寧省調兵山市項荒地村的他沒學歷、沒技術。10年后,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如今,他隻要在家裡打開電視機,按下遙控器上的“文化共享”鍵,種植、養殖技術就可盡收眼底。有了這樣的科技法寶,種地再也不是一樁苦差事。如今在項荒地村,像陳志軍一樣的種植大戶還有許多,他們都是文化共享工程的受益者。

10年前,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處於初級階段,基層硬件設施水平很落后,一些縣級圖書館連電腦都沒有,更別說鄉鎮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缺乏文化雨露滋潤的農民不僅生活單調乏味,對前景也是憂心忡忡。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共享工程連續6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也對加強文化共享工程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國家“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等,均將文化共享工程列為“十二五”文化建設的重點。

2002年文化共享工程實施以來,一組數據令人備受鼓舞:截至2012年5月,文化共享工程已建成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2840個縣級支中心、28595個鄉鎮基層服務點、60.2萬個行政村基層服務點,部分省(區、市)村級覆蓋范圍已經延伸到自然村﹔數字資源建設總量已達到136.4TB,包括藝術欣賞、農業科技、文化教育、知識講座、少兒動漫等視頻資源。截至2011年底,文化共享工程經費投入總額達66.87億元,累計培訓人次591萬,為11.2億多人次提供了服務。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