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呼倫貝爾 美麗與發展雙贏的故事

2012年11月06日10:09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呼倫貝爾在“發展和美麗雙贏”的思想觀念變革中,牢固確立了“生態第一”的原則。伊敏煤電公司就是一個樣板。

神華寶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前身是寶日希勒煤礦。如今,這個現代化的礦山已經沒有井工礦,僅有一座年產1000萬噸的大型露天礦正在生產。

“公司的煤炭地面生產系統封閉運行,大型洒水車24小時洒水滅塵,建立屏蔽牆和綠化帶,使煤炭開採與草原得到有效的隔離,疏干水也實現了達標排放。”伴著工作人員的介紹,記者來到了露天礦排土場。

排土場上植被茂密。今年,該公司綠化了150萬平方米的排土場,種植了100畝生態景觀林,建起了100畝的生態公園。“公司打算用三年時間,投資1.5億元,把露天礦打造成高寒草原採礦—生態修復—復墾綠化—工業觀光一體化綠色工業示范園區。”神寶公司的趙雅琴告訴記者。

從沉陷區到露天礦,短短的距離,反差卻如此巨大。“退掉資源破壞嚴重、污染的小企業,引進社會責任感強的大企業,點上開發,面上保護,是我們發展工業的原則。”在呼倫貝爾經信委,記者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驅車在鄂溫克草原穿行80公裡,就到了華能伊敏煤電公司。兩條空中長廊映入眼帘。“這是公司的煤炭、粉煤回運輸系統,煤炭由露天礦直接通過走廊進入電廠,煤灰則從電廠通過走廊回添,整個過程全封閉,沒有任何污染。”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說起環保,伊敏煤電公司可謂“多項全能”。靜電除塵、疏干水及粉煤灰的循環利用等無一不走在全國同行業前列。截至2011年,該公司完成排土場復墾面積727.86公頃,綠化面積593.31公頃。

伊敏煤電是呼倫貝爾環保工業的杰出代表。而巴爾虎草原上的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則是后起之秀。該公司在綠化、復墾的同時,在國內首次把城市中水用於有色礦山生產,目前,該公司選礦用水全部來自滿洲裡市的中水。

記者翻閱了相關資料,目前,呼倫貝爾市礦山開採土地面積為164.2平方公裡,僅佔全市總面積的0.06%。“十一五”期間,呼倫貝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41.2%,但全市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保持在2005年較低的排放水平。(記者 劉偉 高平 通訊員 江新輝)

(責編:張湘憶(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