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期刊選粹
>>
黨史博採
謝晉導演成名作 電影《紅色娘子軍》誕生記
袁成亮
2007年06月26日08:10
【字號
大
中
小
】【
留言
】【
論壇
】【
打印
】【
關閉
】
電影《紅色娘子軍》是著名導演謝晉的成名作,該影片以縝密獨特的導演構思、嫻熟冷靜的鏡頭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節在新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這部電影是如何誕生的呢?本文就此作一披露,以饗讀者。
尋找“火辣辣的大眼睛”
1957年廣州中南軍區創作研究室專業作家梁信被打成右派,並被勒令轉業。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幾乎使這位十一歲就參軍,有著幾十年軍齡的老戰士一時難以承受。在那段灰暗的日子裡,他想起了自已在海南瓊崖所度過的難忘歲月。在一股不可抑制的情緒驅使下,梁信放下了手中的一攤子不愉快的事,直奔海南而去。盡管好多年沒來海南了,但這裡的一切依然是那麼的熟悉,在這裡他又見到了聞名全國的紅色娘子軍連的老戰士,見到了昔日的戰友,見到了分別多年的老鄉們。久別重逢,大家談笑風生。所有這一切使他忘記了自己剛剛遭受的不幸,又重新鼓起了生活的風帆。在革命英烈紀念館,面對一幅幅當年紅色娘子軍戰斗生活的照片,梁信的創作靈感一下子被點燃了,他決定寫一部關於紅色娘子軍戰士的作品,讓她們的英雄事跡世世代代傳下去,激勵更多的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在一股不可遏制的創作激情的驅使下,他整整四天四夜悶在招待所裡一口氣寫出了一部電影文學劇本《瓊島英雄花》。隨后,他又將劇本打印成稿寄往全國各電影制片廠及雜志社,希望這部作品能被搬上舞台或者銀幕,但結果卻令他很失望,寄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般地沒有任何回音。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正當梁信開始淡忘這本在他最為艱難時創作的劇本時,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上海電影制片廠的來信,打開一看,原來是因拍攝《女籃五號》而蜚聲影壇的導演謝晉寫來的。謝晉在信中稱看了《瓊島英雄花》后很受感動,決定把它拍成電影,並請梁信到上海面談。對於謝晉的來信,梁信興奮不已,他立即趕到上海與謝晉一起對劇本進行了相應修改,很快拿出了拍電影的新劇本。對於影片的名字,謝晉覺得劇本《瓊島英雄花》這個名字稍顯文氣,經與梁信商量后決定將其改名為《紅色娘子軍》。
謝晉是個辦事效率極高的導演,劇本定稿后,他很快就圈定了演員,其中男主角洪常青由王心剛飾演、南霸天由陳強扮演,只是女主角瓊花直到臨近影片開拍還沒個著落。因為他要找的瓊花很特別,不一定要鮮亮的外表,但一定要有梁信在劇本中寫的那雙“火辣辣的大眼睛”。到哪兒去找這雙火辣辣的大眼睛呢?正當謝晉為尋找“大眼睛姑娘”而煩心時,一天,他到上海戲劇學院辦事路過一間教室時,裡面傳出一陣激烈的爭吵聲,伸頭一看,但見一個“火辣辣的大眼睛”正在與一個男生吵架。“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瓊花麼?”謝晉一看到那雙大眼睛,心裡不由得一陣狂喜,連忙上前對那個大眼睛女生作了一番“盤問”。原來這個女生名叫祝希娟,而且以前也曾拍過戲。為了慎重起見,他又連忙找梁信來“把脈”。梁信隻一眼便認定了眼前的這個姑娘就是吳瓊花。因為劇中吳瓊花雖是現實生活中幾位革命者的綜合,但這個姑娘卻與她們每一個人都有相似之處。祝希娟就這樣走進了《紅色娘子軍》。
《紅色娘子軍》中的潑辣與柔情
《紅色娘子軍》中的瓊花是海南千千萬萬個受壓迫勞動婦女的縮影,也是她們走向革命的一個典型。為了把握自己所飾演的角色,祝希娟專門來到海南島體驗生活,虛心向當年紅色娘子軍的戰士請教,細心揣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經過一番艱苦努力,她終於完成了從“學生”到“娘子軍”的轉變。在影片中,她通過自己強烈的肢體語言將瓊花那反叛堅毅的個性展現得生動而完美。如影片一開始,當打手拼命抽打吊在水牢裡的瓊花,並問她:“還逃不逃?”時,瓊花的眼睛立刻迸出仇恨的火花:“跑!抓不住還要跑!”在另一場瓊花參軍的戲中,當被問到為什麼參軍時,瓊花一把扯開衣領,露出鞭痕:“就為這個,造反報仇!”類似這樣的鏡頭把瓊花潑辣、堅毅的個性展現得非常生動。
祝希娟之所以將吳瓊花表演得如此到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得益於她的“本色表演”。與當時出演紅色娘子軍的王心剛、陳強等人相比,祝希娟算是個小字輩了。但她天生就有一股率直火辣的氣勢。或許正是沒有名份的拖累,她演起戲來顯得很“原創”。她后來談到這點時說:“當時出演《紅色娘子軍》的其他演員都已經比較出名了,而我還是一個無名之輩。那個時候的電影都是充滿了舞台味的激昂表演,要把那種'苦大仇深’的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那個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圖什麼出名,隻知道必須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在演戲時,導演謝晉也總是囑咐我們演員不准看鏡頭,不准看自己漂亮不漂亮,隻管演就好了……”
在導演界,謝晉執導的影片向以構思縝密獨特而著稱,尤其善於通過鏡頭特寫的運用來反映人物的性格和情懷。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他採用了大量的近鏡和特寫鏡頭來刻畫人物內在的激情,通過人物眼神和表情特寫來表現人物,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影片一開場通過對瓊花那雙火辣辣的大眼睛的特寫將這個深受迫害的、性情潑辣的丫頭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而對南霸天特寫鏡頭的運用則把他惡毒凶殘的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除此而外,謝晉在劇情上的“特寫”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紅蓮嫁木頭人,洪常青兩次闖椰林寨、瓊花夜逃等諸如此類極富傳奇的情節也大大增強了這部影片的可看性。
影片《紅色娘子軍》整體格調是沉重剛毅的,但由於這是一部反映女性體裁的影片,謝晉在導演時也別具一格地融進了女性溫情的一面。如紅蓮的新婚、洪常青對瓊花的開導、分界嶺戰役前眾人的道別,尤其是影片中那高高的椰子樹、歡樂的碟子舞、淳朴動聽的《娘子軍連歌》都給人以獨特的藝術享受,為這部影片增添了一抹抹動人的溫柔。劇本原有一場洪常青和瓊花之間的愛情戲。其中有一段戲展現的是這樣的情節:在紅蓮與阿貴的婚禮上,大家跳完舞后,紅蓮以姐姐的身份鼓勵瓊花去找自已“心上人”常青好好談談。瓊花於是表情嚴肅地來到常青面前,大聲說:“黨代表,我找你談談。”兩人於是走向鋪滿綠色的山坡,一對對情侶不時從他倆身邊走過,還有那從聯歡會上飄來的愛情頌歌使瓊花從心底裡泛起陣陣愛情的漣漪。她有些扭捏地拿一包檳榔遞給常青,但常青卻沒有接,說“在我們家鄉那裡是不能隨便接姑娘的東西的。”瓊花有些急了說:“我也不是隨便給的呀!”對於這段愛情戲,謝晉原是准備照樣搬上銀幕的。但劇組有同志提出了不同意見,因為在當時的大氣候下,文藝作品中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是得不到認可的感情。如果按照原來劇本路數拍攝的話,后期審查會不會有麻煩?謝晉經過考慮,覺得這個同志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便將劇本作了相應改動:瓊花和常青從戀人成了同志。盡管如此,我們在電影中還能依稀看到他們之間愛情發展的影子。這是由於起初設計和后來的改動有些地方無法順利銜接造成的。雖然這段戲因上述原因給人“意猶未盡”的感受,但這在那個特殊年代也算是別有一種風情了。
《紅色娘子軍》的插曲成為經典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怨仇深……”凡是看過影片《紅色娘子軍》的人對這首歌沒有不會哼上幾句的。然而,作曲家黃准當年在創作這首歌時卻是費盡了心血。
那還是1959年初春的一天,導演謝晉在天馬電影制片廠門口遞給了黃准一個《紅色娘子軍》本子,問她有沒有興趣為它作曲。謝晉之所以找黃准為《紅色娘子軍》作曲,是因為在此之前,黃准為他拍攝的電影《女籃五號》所創作的電影插曲《青春閃光》很受觀眾歡迎。黃准回家后,一口氣讀完劇本,並被劇本那豐富的劇情和生動的人物所吸引了。第二天,黃准就找到謝晉,說十分喜歡這部作品,並希望能早日去海南體驗生活。
對於黃准的慨然允許,謝晉自然是高興不已。影片插曲是影片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劇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它的創作並不僅僅是作曲家一人的事。謝晉為此專門召集攝制組討論音樂構思。在討論中,有人提出紅色娘子軍是一部反映革命題材的影片,在插曲上不必創新,最好以一首革命歷史歌曲代替,這樣才能使整部片子更有歷史感、庄重感,這個主張也得到了在場絕大部分人的贊同。然而,黃准卻對此不以為然。她說:“革命歷史歌曲雖好,但卻沒有本劇的特點,也沒有海南特色。”她主張影片《紅色娘子軍》一定要有一支娘子軍自己的連歌,並當即向眾人夸下海口:“我一定要寫出一首能夠流傳下來的,為群眾喜愛的新的革命歌曲。”黃准此言一出,大家便立即被她的“海口”鎮住了,一致同意由她來為影片創作一首新的“娘子軍連歌”。
黃准雖然當即在眾人面前“夸下海口”,然而,她也知道要創作出一首這樣的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之所以夸海口,那是因為她實在太喜歡這個本子了。為了創作好這首歌曲,黃准領受任務后,立即與攝制組及編劇梁信一起乘一架小飛機來到海口體驗生活。當晚,他們便觀看了海南地方戲──瓊劇《紅色娘子軍》。黃准看了演出后不僅對劇中人物、情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被劇中音樂深深吸引了。那優美而委婉的旋律,那在別的劇種中很少能聽到的新穎別致的樂器音色,還有那帶有特殊風味及特殊效果的打擊樂都令她大開眼界、驚嘆不已,並由此打下她為影片音樂創作的基調。此后,她又先后三次下海南,遍訪當年紅色娘子軍戰斗生活過的地方及尚健在的娘子軍戰士,收集了眾多海南民歌,仔細分析海南民歌的特點。有一天,當她訪問娘子軍戰士歸來,伴隨著腦海中娘子軍戰士那英俊豪邁的形象,開始了歌詞的創作,然而當她寫下了“向前進,向前進……”幾個詞后,卻再也寫不下去了,一連數日她都在這幾個字前徘徊,怎麼辦?黃准為此大傷腦筋,她真想放棄這首歌。然而,當她想到自己夸下的海口,想到劇中的英雄人物,她又振作起來。終於有一天,在拍攝現場,當她看到影片中黨代表洪常青在烈火中英勇就義的場面時,影片中洋溢的仇恨的火焰和青春的熾熱一下子就讓她找到了歌曲的歸宿,創作靈感伴著以往生活的積累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怨仇深……。” 經過反復思索和想象,一首短促有力、濃郁深沉,且富有海南特點的旋律《紅色娘子軍連連歌》在她的筆下誕生了。后來《紅色娘子軍連連歌》隨著影片的播映立即傳遍大江南北,成為電影插曲中的經典之作。
經過全劇組將近一年的努力,1960年電影《紅色娘子軍》拍攝完成,該片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並在兩年后的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中一舉獲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和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除此而外,這部影片還在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劇本獎,並在1964年第三屆亞非電影節上獲萬隆獎第三名。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成為新中國彩色電影的扛鼎之作,謝晉和祝希娟也因這部影片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導演和明星演員。
(
《黨史博採》
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來源:
zzzzzz
(責編: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相關新聞
·
從毛澤東評價“劉幽求能伸不能屈”談起
[2007-06-25 08:08:43.455378]
·
沒被授銜的多面手軍事家何長工
[2007-06-22 10:54:44.258888]
·
進軍東北:得東北者得天下
[2007-06-22 08:35:25.0]
·
西子湖畔,周恩來與蔣介石的一次秘密會談
[2007-06-24 08:26:51.0]
·
反“掃蕩”:在堅持中贏得勝利
[2007-06-22 17:32:45.834741]
·
沒被授銜的多面手軍事家何長工 (2)
[2007-06-22 13:17:38.603469]
·
“虎將”李天佑傳奇 (2)
[2007-06-22 13:10:39.00294]
·
狼牙山五壯士:書寫民族氣節的經典篇章
[2007-06-25 18:30:53.192543]
·
永遠的豐碑 紅色記憶: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2007-06-25 11:29:21.468972]
·
“虎將”李天佑傳奇
[2007-06-22 11:06:01.880386]
[
打印正文
] [
給編輯寫信
] [
E-mail推薦
]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網強國社區注冊用戶可以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
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