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虎將”李天佑傳奇 (2)
■蘇振蘭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人民解放軍王牌軍38軍的首任軍長

  抗日戰爭結束后,中共中央制定了奪取東北的戰略。1945年9月,李天佑抵達沈陽,很快協助呂正操完成了鞍山、營口地區的設防任務。1946年起,他歷任過北滿軍區參謀長、鬆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等職,率領鬆江軍區部隊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共殲國民黨軍1.6萬余人。對於“小老虎”出身的李天佑來說,上述戰績實在不值一提,他渴望著大戰、惡戰。

  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林彪發話:調李天佑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既然是第一縱隊,就得拿出“第一”的樣子。李天佑回話:絕對不負林總重托。

  這時,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隊開始了戰略反攻。怎樣打好攻堅戰,奪取國民黨軍堅固設防的大中城市,是一個新課題。1947年6月,林彪在東北發動夏季攻勢,剛剛就任第一縱隊司令員的李天佑,同政委萬毅一道,奉命指揮兩個縱隊加一個師和配屬炮兵攻打四平。這次攻堅戰打得不理想:雖然殲滅了大量敵人,攻佔城區達60%,但最后因敵人援兵逼近,不得不撤出戰斗。對這次不成功的戰斗,他主動承擔責任,並認真進行了總結。

  四平沒有打下,林彪不公正地把大部分責任推到李天佑頭上,但對他總結的經驗卻很重視。不久,林彪提出的“四組一隊”和“四快一慢”,其實就是李天佑和第一縱隊總結出來的。東北各部隊推廣這些攻堅戰術,迅速提高了攻堅作戰的能力。1948年3月,李天佑和萬毅再次受命指揮3個縱隊攻打四平。總攻發起后僅半個小時,主攻部隊就突入四平城內,激戰23個小時,國民黨守軍近兩萬人全部就殲,四平城永遠回到了人民手中。此后,李天佑成為組織指揮攻堅的名將,第一縱隊也成為攻堅勁旅,有攻必克,無堅不摧。

  1948年秋,遼沈戰役初期,李天佑的第一縱隊被作為攻打錦州的總預備隊,蓄勢待發。攻錦勝利后,他率部參加了殲滅廖耀湘兵團的遼西會戰,消滅國民黨軍主力新1軍、新6軍和新3軍各一部。遼西會戰剛結束,他又揮師向沈陽疾進,指揮突擊部隊迅速突破敵前沿,直搗鐵西工業區,並勇猛地向縱深發展,佔領了國民黨“東北剿總”大樓。沈陽守敵當即瓦解,沈陽宣告解放。

  在東北戰場,李天佑重現虎威,人稱其為“虎將”,稱其部為“勁旅”。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勝利結束,東北部隊進行整編,第一縱隊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李天佑擔任軍長。1948年底,他和政委梁必業率38軍6萬精兵直插華北平津之間,與兄弟部隊共同擔負主攻天津任務。天津前線指揮部根據地形和敵情,擬定了東西對進、攔腰截斷的作戰方案,在城東、城西分別以兩個軍實施主要突擊,預定在金湯橋會師,並指定李天佑和梁必業統一指揮第38軍、第39軍加上一個師,由西向東進攻。1949年1月14日,戰斗如期打響,李天佑指揮城西部隊從西向東斬關奪隘,率先攻克金湯橋並活捉了守敵司令陳長捷。戰斗僅進行29個小時,國民黨軍自詡為“固若金湯”的天津市迅即解放,守敵13萬人全部被殲。在李天佑面前,國民黨軍“名將”陳長捷再也沒有機會向蔣介石報捷。

  1949年底,李天佑的家鄉廣西全境解放。他在北京參加了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和開國大典之后,就任第13兵團(司令員黃永勝)副司令員兼廣西軍區副司令員。由於桂系軍閥的長期統治和白崇禧潰逃前的精心布置,解放初期的廣西全境匪患嚴重。1950年上半年,解放軍駐廣西部隊雖殲滅了近10萬名土匪,但匪勢仍然十分猖獗,且有發展蔓延之勢,毛澤東主席一再來電督促,廣西黨政軍最高負責人張雲逸憂心如焚。怎麼辦?

  參謀建議:“找李天佑將軍啊,他是您的老部下﹔況且,現在正是他發虎威的時候!”

  張雲逸愁眉一展:“天佑,這回得看你的了!”

  在部署剿匪工作會議上,針對前一階段剿匪工作存在的問題,李天佑明確提出:“對捉到的罪大惡極的匪首要堅決鎮壓,對民間的槍支要徹底收繳,並要深入發動群眾。”

  張雲逸連連點頭:“言之有理。”

  “剿匪工作,同樣可以運用毛主席‘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思想。我建議,從桂西北和一些邊沿城鎮抽出部隊,加強桂東南的兵力,實行‘重點進剿’。‘兩個拳頭打人’,恐怕會勞而無功。”

  張雲逸最終拍板:“依計行事。”

  李天佑的主張,得到了張雲逸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中共華南分局第一書記葉劍英和中南軍區政治部主任陶鑄的支持。很快,以李天佑的建議為基礎,以張雲逸為首的中共廣西省委、軍區作出了新的剿匪決定和計劃。1950年12月,李天佑率領前方指揮所到剿匪重點大瑤山地區指揮會剿,他根據瑤山周圍的地理條件和土匪分散隱蔽、四處流竄等特點,對兵力採取兩線配備:第二線部隊承擔封路封江,組成千裡包圍圈﹔第一線部隊在包圍圈內進行駐剿和搜剿。把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結合起來,把剿匪和開展反霸斗爭、發動群眾結合起來,組成了軍民圍剿土匪的天羅地網。期間,他還深入山區前線,指揮部隊以集中對集中,以分散對分散,機動靈活地與土匪作戰,使土匪既無藏身之處,又無逃脫之路。經過50天艱苦奮戰,大瑤山周圍10多個縣的土匪全部被殲,從根本上扭轉了廣西剿匪斗爭的局面。

  從1951年初到5月底,共消滅土匪近30萬人,基本上肅清了股匪。期間,毛澤東主席兩次致電張雲逸嘉獎廣西的剿匪工作,張雲逸拿著電報,找到李天佑說:光榮屬於我,同樣屬於你啊。其后,經張雲逸力薦,李天佑升任廣西軍區司令員。至今,李天佑指揮剿匪的動人事跡,還得到廣西各族人民熱烈稱贊。1955年9月,在人民軍隊第一次評授軍銜時,他被授予上將軍銜,同時被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57年底,從劉伯承元帥主持的南京軍事學院畢業的李天佑,赴廣州軍區任職,歷任第一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司令員黃永勝),1962年秋又升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成為軍界翹楚。李天佑既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又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南京軍事學院深造過,因而軍事素質和謀略藝術不斷提高。在十多年間,他為貫徹中央軍委的戰略方針,在加強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方面,提過許多正確建議,做了大量工作。

  李天佑氣憤地說:“咱們都被人家騙了!”

  1966年5月,“文革”狂潮開始后,總參謀部的主要任務如國土防衛、戰備工作和對外軍事援助等等,都分工由李天佑來管。當時,美國擴大侵越戰爭,不斷派軍艦飛機侵犯我領空領海,台灣當局經常叫嚷“反攻大陸”,北方鄰國也重兵壓境﹔而“文革”動亂,又把國內鬧得地覆天翻。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李天佑時刻注視著境外的動向,具體組織落實戰備工作和援越抗美斗爭任務。同時,他還按照中央的指示,安排部隊去“支左”和制止武斗,他自己也多次受周恩來總理的派遣,到外地去制止造反派鬧事。

  “文革”開始不久,總參謀部所屬某學院造反派給學院院長、政委戴上“修正主義分子”帽子,多次圍攻李天佑逼他表態,他堅持嚴正立場,同造反派作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始終未退讓一步。在總參謀部黨委會上,他斬釘截鐵地提出:“凡要批判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經過黨委批准﹔凡沒有分清矛盾性質的,先按內部矛盾處理﹔查清是什麼性質的問題,再按什麼性質處理。”在當時,這樣說是冒風險的,這樣做更是冒風險的。有一位部長曾做地下工作多年,有些人懷疑他歷史有問題,要打倒他,李天佑堅持先調查清楚再說﹔另一位部長家庭出身有些問題,也有人要揪他出來,李天佑堅持要把家庭問題同本人分開。甚至對有些受審查的干部,李天佑也嚴格要求按政策辦事,不准武斗和虐待。於是,有人感嘆:天佑無愧於“虎將”之譽,因為他有“虎膽”。

  由於有多年的上下級關系,李天佑和林彪、黃永勝等人不可能沒有交往,且曾經是林彪的“愛將”。但是,盡管這些人飛黃騰達,除工作關系外,李天佑和他們從沒有不必要和不正常的來往。

  早在1965年夏天,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林彪懷著結幫拉派、篡黨奪權的目的,找時任副總參謀長的李天佑到家裡談話,要他“經常同我通氣!”不知林彪“心有千千結”,對他“冠冕堂皇”的要求,李天佑當然是表示接受。在總參謀部會議上,當羅瑞卿問他:“林總找你有何指示?”他襟懷坦白,把林彪的話當眾和盤托出。本來,這句話說出來也沒有什麼,但心中有鬼的林彪感到李天佑不聽話,就開始策劃把他“趕出”總參謀部,並指使人千方百計地排斥他。

  1969年10月,總參謀長黃永勝等人在下達所謂“林副主席第一個號令”前召集會議,大講“防止敵人突然襲擊”,要調動全軍進入緊急戰備狀態,李天佑抱病到會。根據自己對戰爭規律和國際形勢的認識,他感到這樣做脫離實際,必然會引起各方面的震動,給全軍帶來混亂。在會上,他公開表示異議:“這是自亂陣腳,我不贊成這樣做。”當然,他的意見不會得到黃永勝等人的理睬。“第一個號令”下達后,總參謀部機關立即進入“緊急狀態”,他氣憤地對身邊的同志說:“咱們都被人家騙了!”在林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淫威下,他敢於這樣說“人家”林彪,可見他的“虎膽”。

  1970年9月上旬,李天佑病危,在醫院中聽到黨中央關於批判林彪同伙陳伯達的決定,他表示“堅決擁護”。9月27日,李天佑病逝於北京,年僅56歲。由於對他懷有積怨,“被林彪、江青控制的輿論工具,對他的貢獻和品德避而不談。”1970年10月5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則“新華社四日訊”,輕描淡寫地報道:

  李天佑同志一貫忠於毛主席,忠於黨,跟隨毛主席干革命,幾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對黨對人民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

  ……

  含糊其詞的一句“作出了貢獻”,怎能概括李天佑光輝戰斗的一生。

  但是,全軍廣大官兵和李天佑的老戰友,則永遠忘不了這位傳奇戰將。1994年1月,在李天佑80周年誕辰之際,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了《李天佑將軍傳》一書,楊尚昆題寫書名,伍修權作序。當年1月9日,《人民日報》在報道這一消息時,這樣寫道:

  “李天佑同志是我軍杰出的軍事指揮員。……在東征福建、第五次反“圍剿”、長征以后沖破敵人封鎖錢以及抗戰時期的平型關大捷等一系列戰斗中,李天佑同志都表現非常出色,屢建功勛。解放戰爭時期,李天佑同志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解放了無數城鎮和大片國土,殲滅了大量敵人。第一縱隊成為震驚敵膽的攻堅勁旅,李天佑同志被廣大指戰員譽為‘虎將’。”

《黨史博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 【2】 

  
來源:zzzzzz (責編:權娟)

更多關於 史海回眸 的新聞
· 劉少奇“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提法的由來
· 八路軍齊會殲滅戰殲敵700余人:120師冀中揚威名 
· 進軍東北:得東北者得天下
· 陳仁麒將軍與董存瑞一家的不解情緣
· 博覽群書 以史為鑒:毛澤東評點大明王朝
· 永遠的豐碑 紅色記憶:對日寇的最后一戰(下)
· 黃土嶺戰斗:“名將之花”凋謝太行山
· 永遠的豐碑 紅色記憶:對日寇的最后一戰(上)


期刊雜志  
黨的文獻 中共黨史研究
百年潮 世紀風採
紅岩春秋 黨史博覽
黨史文苑 黨史縱覽
湘潮 北京黨史

最新推薦  
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
開國上將紀念館
經典著作:領導人文集
歷屆黨代會黨章修改變遷
革命先輩網上紀念館
共和國腳步——1949年檔案
五四運動九十周年
 
歷次黨代會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紀念館  
黨旗 黨徽
毛澤東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
黨章 入黨誓詞
劉少奇紀念館 朱德紀念館
 

鏡像: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