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期刊選粹
>>
黨的文獻
毛澤東與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幾個重要關節點的再考察 (2)
魯振祥
2006年09月25日08:23
【字號
大
中
小
】【
留言
】【
論壇
】【
打印
】【
關閉
】
二、關於1953年2月南方視察和過渡時期總路線基本輪廓形成的問題
上述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的講話,是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起點。但正如薄一波給田家英的信中所說,這時“未形成一句完整的話”。何時形成為“一句完整的話”呢?該信說是到了1953年2月27日書記處會議。在這次會上,毛澤東明確提出“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還多一些的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及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薄一波所說的“一句完整的話”,也就是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輪廓。
根據相關人員的日記、回憶和檔案資料,《毛澤東傳》(1949─1976)在對毛澤東1953年2月15日至26日南下視察的記述中,對這個問題作了更詳細也更確切的說明。從中可以看到與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有關的幾個重要史實:
一是從河北省邢台縣委負責人的匯報(2月15日)中,毛澤東得到了該縣已有87%的農戶加入互助組、合作社,以及合作社建社當年即實現了糧食增產的信息,由此進一步加深了他關於農業互助合作的認識,這就是:互助合作“是一條由窮變富的道路”,多數農民是願意走這條道路的,關鍵是領導者採取什麼態度。“農業不先搞機械化,也能實現合作化,中國不一定仿照蘇聯的做法。”
二是毛澤東對湖北孝感地委負責人的談話(2月17日)中,解釋了“過渡時期”問題:“什麼叫過渡時期?過渡時期的步驟是走向社會主義”,“十年到十五年走完”。
三是毛澤東在同中南局、湖北省委、武漢市委負責人的談話(2月17日)中,第一次批評了“要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的觀點,提出:“新民主主義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過渡階段,要對私人工商業、手工業、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現在起大約需要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這是和逐步實現國家工業化同時進行的。”這已明確講到了過渡時期要完成的任務。
四是毛澤東在同中南局負責人的談話(2月19日)中,進一步提出了過渡的辦法:“個體農業,要用合作社和國營農場去代替,手工業要用現代工業去代替。……對民族資產階級,可以採取贖買的辦法。”
這些事實補充了薄一波給田家英信中的看法,說明毛澤東是在1953年2月南下視察中,即2月17日同中南局等負責人談話中,最早勾畫了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輪廓的,隨后在2月27日書記處會議上重申了他的想法。但南下視察談話和書記處會議上的講話,都還沒有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這個概念,因此隻能說是形成了總路線的基本輪廓。
三、關於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和毛澤東在會上講話的幾點史實
1953年6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中央統戰部提交的關於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報告。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第一次正式提出並闡述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查閱有關權威性著作,對這次會議情況的記載,略有一些不同。
《回憶與研究》:1953年春,李維漢率調查組到武漢、南京、上海等地調查國家資本主義等問題,5月,向中央報送了《資本主義工業中的公私關系問題》的報告,建議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特別是公私合營這一主要環節,實現對資本主義工業的改造。1953年6月中旬政治局兩次召開會議討論這個文件。此后,根據中央討論精神,把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方針概括為利用、限制、改造,並寫進李維漢向全國統戰會議作的報告《關於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意見(草稿)》中。
《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1953年5月,李維漢向中央提交了《關於資本主義工業中的公私關系問題的調查報告》,6月15日政治局會議討論並基本同意了李維漢的報告,責成他根據大家的意見對報告加以補充和修改。毛主席在會上提出了總路線的任務和過渡時期的時間,但沒有講從何時算起。
《周恩來年譜》(1949─1976):1953年6月15日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李維漢關於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的報告。毛澤東在會上第一次對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內容作了比較完整的表述。
《毛澤東傳》(1949─1976):1953年6月15日政治局會議討論李維漢所作《關於資本主義工業中的公私關系問題》的報告。這個報告受到毛澤東的高度重視,后經修改,形成《關於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未定稿)》的文件。毛澤東關於過渡時期總路線的講話提綱就寫在這個文件的封面上,而他在會議上的講話,則對總路線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對照記載,有幾個具體史實應搞清楚:
第一,6月15日政治局會議討論的到底是哪一個文件?根據歷史文獻可以確定,《周恩來年譜》的記載基本是准確的:會議討論的是統戰部提交的《關於利用、限制、改組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未定稿)》。該件正如《毛澤東傳》所說,是在李維漢5月《資本主義工業中的公私關系問題》報告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6月14日印發毛澤東等21人。在現存毛澤東和周恩來各自的閱改件中,都由他們本人把標題中的“改組”改為“改造”。毛澤東在6月15日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提綱,就寫在這個文件的標題頁上。對照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閱改件,他們對文件的改動意見,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似為會前和會中改動的結合。毛澤東在會上發表了約一個小時的講話,闡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別人發言時,毛澤東又多次插話。朱德在第二天(6月16日),還專門致信毛澤東,談了他對這個文件的修改意見。會議責成李維漢、胡喬木等對文件作進一步修改。《回憶與研究》中所說的兩次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的都是這個文件。由此也應該說,“把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方針概括為利用、限制、改造”,不是在6月政治局兩次討論之后,而正是通過6月15日的政治局會議。
第二,第二次討論統戰部關於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文件的政治局會議是何時召開的?對此,歷史文獻也有清楚的記載,是6月29日,而不是6月中旬。6月26日,李維漢將經過他和許滌新、鄭新如、黃鑄修改過的《關於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若干問題》送胡喬木“審查改正”,並提出:在胡喬木修正之后,“最好請主席審閱一遍,最后,逕送周總理閱處”。6月28日,毛澤東批示將“此件及附件印發參加上次討論此問題的各同志,並列入星期一的議程。印件應於今日下午送到各人手裡,並通知他們閱讀。”【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頁。
】星期一(29日),討論如期舉行,除毛澤東講話和插話外,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真等近20人發言。毛澤東曾提議,該件“先在黨刊上登載,交各級黨委討論,俟收集意見,准備提交將來的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或其他適當的會議上去討論和決定。”【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第256頁。
】但后來未形成中央正式文件,而由李維漢根據會議討論的意見作了一些修改,以《關於利用、限制、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意見》為題,分別在第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和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作了報告。
第三,毛澤東在6月15日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包含哪些內容?以往人們都是根據《毛澤東選集》第5卷《批判離開總路線的右傾觀點》一文來論述毛澤東講話的內容的。按照該版本,毛澤東確實沒有講過渡時期“從何時算起”的問題,但《黨的文獻》2003年第4期發表的毛澤東講話的全文,開頭即指出:“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比較兩個版本,5卷發表的是講話的一部分,突出的是對所謂“右傾觀點”的批判﹔而講話全文則包含了更多方面的內容,正如《毛澤東傳》所說,講話對總路線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其中既規定了過渡時期的起點、終點和時限,又規定了總路線的內容和“逐步過渡”的方法﹔既著重批判了“右傾的表現”,也批判了“左”的急躁情緒﹔還用很大篇幅闡述了對私營工商業和資產階級分子實行改造政策的可能性等問題。
(《黨的文獻》授權人民網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來源:
zzzzzz
(責編:蔣榮華)
相關新聞
·
毛澤東與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幾個重要關節點的再考察
[2006-09-25 08:18:04.068268]
·
毛澤東筆下的平仄長征
[2006-09-24 10:51:33.164264]
·
毛澤東思想常學常新
[2006-09-19 08:34:59.860227]
·
毛澤東兩評《隆中對》
[2006-09-22 08:03:30.887397]
·
毛澤東筆下的平仄長征
[2006-09-24 05:23:51.281794]
·
《黨的文獻》2006年第5期目錄
[2006-09-22 08:55:35.568028]
·
遵義會議前毛澤東被剝奪紅軍指揮權兩年多
[2006-09-19 08:39:06.518369]
·
毛澤東與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幾個重要關節點的再考察 (3)
[2006-09-25 08:23:20.857224]
·
四渡赤水與毛澤東的三次受挫
[2006-09-20 08:36:34.912431]
·
《周恩來自述》:毛澤東怎樣看待個人崇拜
[2006-09-19 09:32:43.424809]
[
打印正文
] [
給編輯寫信
] [
E-mail推薦
]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網強國社區注冊用戶可以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
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