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期刊選粹>>黨的文獻
關於斯大林是否勸阻中共渡江問題再分析 (2)
〔韓〕金東吉
2006年08月10日08:51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二、“勸阻渡江”的根據


  1、羅申的間接放話

  1948年12月1日,司徒雷登在給國務卿的報告中說,在解放軍突破淮河的時候,“很可能會出現停戰或恢復和談。有一條未經証實的報告說,蘇聯大使羅申將重新提出他的調解建議,調解的基礎是國民黨控制長江以南地區,中國共產黨控制長江以北地區,而美國則承認俄國在滿洲的特權”(復旦大學歷史系近代史教研組:《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下卷,第2分冊,第484頁。)。這是筆者見到的最早的“劃江而治”的提法。1949年1月4日,司徒雷登為了進一步摸清蘇聯對中國內戰的態度,派他的個人顧問傅涇波到張治中處探聽消息。張治中說:“中共決心繼續打下去,可並不是由於蘇聯的關系,蘇聯隻勸告他們沿著長江停止進軍。”(《司徒雷登日記》,第15頁。)羅申還在與張治中的談話中表示:“蘇聯勸過中共沿著長江停止進軍,但中共不聽蘇聯的勸告、已經決定繼續打下去。”以上羅申“勸阻渡江”的話,雖然不是直接對中共講的,但他不斷地放話,表達蘇聯對國共講和的一貫立場。

  對羅申大使的這些放話,有的學者則另有說法,認為羅申故意散布假情報,不能輕易相信。(薛銜天:《中蘇關系史:1945—1949》,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頁。)但1948年5月中旬,蘇聯外交部向蘇聯駐中國大使館發出指令:在調停問題的官方立場問題上,所有外交官特別是大使應該持謹慎而不得超越官方的立場,就是不干涉中國的內政。(列多夫斯基:《斯大林與中國》,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頁。)在這樣嚴格的本國訓令下,難以想象蘇聯外交官,特別是大使,與中國政府官員交談中會超越蘇聯官方立場。鑒於上述指令,筆者認為單純將羅申傳達的信息當成假情報是欠妥的。

  2、斯大林與毛澤東的往來函電

 1949年元旦蔣介石發表了新年文稿,宣布隻要停止戰事,恢復和談,他對個人進退決不縈懷,唯國民公意是從。1月8日,國民黨政府分別向美、蘇、英、法四國提交了照會,表示歡迎各國政府“可使中國的和平早日恢復的任何建議”,並准備通過各國使節,開始與中共談判。(復旦大學歷史系近代史教研組:《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資料選輯》下卷,第2分冊,第485頁。)蘇聯收到國民黨政府建議后第二天,即1月10日,斯大林致電毛澤東,表明蘇聯對國民黨政府調停請求的態度。他在電報裡指出:“中國共產黨若是斷然拒絕與南京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那就是主張將戰爭繼續打下去。”“如果共產黨拒絕調停,會給人民留下中共是好戰分子的印象。”斯大林顯然是給毛澤東施加壓力。斯大林接著說:“我們想作如下回答:蘇聯政府過去和現在一直贊成停戰並在中國建立和平,但在它同意充當調停人之前,想知道另一方,即中共方面是否願意接受蘇聯充當調停人。因此,蘇聯希望中共方面得到中國政府關於和談倡議的通知,並征得中共方面對蘇聯充當調停人的同意。”這就很明確地表明,斯大林已經決定接受國民黨“充當調停人”的建議,並且要求中共同意蘇聯的意見。斯大林還給中共出主意說:“中國共產黨主張直接同國民黨談判,不要任何外國調停人。中國共產黨尤其認為,那個派遣軍隊和艦隻直接參與內戰、反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外部大國不能充當調停人,因為這樣的大國是不可能採取中立和客觀的態度來結束中國內戰的。”(斯大林關於調停國共和談問題致毛澤東的電報,1949年1月10日,АПРФ,ф45,оп1,д330,л95—96。)斯大林雖然說“不要任何外國調停人”,但卻將蘇聯排除在中共“尤其反對”的國家之外,並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要贊成同國民黨談判,這就是暗示,蘇聯是具有調停者資格的唯一的國家。

  一天后,斯大林意識到自己前一份電報的措詞不夠含蓄,於是又給毛澤東發電報解釋:“如前電所述,我們草擬的你們對國民黨建議的答復方案,其意在於阻止和平談判。十分明顯,國民黨不會在沒有外國列強,尤其是美國充當調停人的情況下進行和平談判。同樣明顯的是,國民黨也不願在沒有蔣介石及其他戰爭罪犯參加的情況下進行談判。”但他仍然提出,如果“中共是贊成和談”,就“不能指責它欲將內戰繼續下去。於是,國民黨就成了破壞和談的罪人”。(斯大林關於調停國共和談問題致毛澤東的電報,1949年1月11日,АПРФ,ф45,оп1,д330,л97—99。)實際上斯大林知道,國民黨不可能放棄和談,這份電報表明,斯大林還希望中共不要拒絕調停建議。

  在斯大林是否真願意做和平調停這一問題上,因斯大林的第一份電報與第二份電報在說法上有所不同而會引起誤解,但后來米高揚証實說,“蘇聯希望中共方面得到中國政府和談倡議的通知,並征得中共方面對蘇聯充當調停人的同意”(米高揚就1949年1—2月中國之行給蘇共中央主席團的報告,1960年9月22日,АПРФ,ф3,оп65,д606,л2—3。)。毫無疑問,斯大林希望作調停人。

  1月12日,毛澤東在沒有收到斯大林第二份電報的情況下,給斯大林回電,表達自己的憤怒。電報首先為蘇聯政府擬了一個答復國民政府的照會:“蘇聯政府過去和現在一直希望看到一個和平民主和統一的中國。但是如何達到中國的和平民主和統一,這是中國人民自己的事。蘇聯政府本著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認為參加中國內戰雙方之間的調停是不可接受的。”這就確實無疑地表明了中共不僅不能接受美、英、法的調停,就是蘇聯的調停也不能接受的態度。

  電報接著說,國民政府的和談建議是一場“騙局”,而且“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取得勝利已為期不遠,國民黨政權的覆亡也已成為定局”,在這樣的情況下,隻有仍抱有使“國民黨政權保存下來之目的”並“願意繼續扶植南京政府”的國家才會接受“和談調停”的建議。毛澤東還暗示說,如果誰接受國民黨政府的建議,就是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作對”,“對國民黨不滿和指望人民解放軍迅速勝利的廣大人民群眾就會失望”。他還說,“為使中國人民能夠盡快地得到真正的和平”,中共正准備發出“要求南京政府無條件投降”的最后通牒。(毛澤東關於國共和談問題致斯大林的電報,1949年1月12日,АПРФ,ф45,оп1,д330,л100—103。)

  同時,毛澤東故意給美國放風,說中共和蘇聯將不參加和平調停,以便誘導美國主動放棄參加調停,因為如果美國知道,中共和蘇聯都反對和平調停,當然這個和談就談不成。(美國提前聲明不參加調停使蘇聯大為驚異。蘇聯認為,中共方面故意透露了斯大林與毛澤東之間的函電的內容,造成外交上的被動,所以2月3日西柏坡會談中,米高揚對毛澤東等中共領導質問說:“我們知道,英國、美國、法國同意在國共之間調停。后來,這些大國不知如何探悉蘇聯和中共反對外國調停,他們不願丟面子,就改變了態度,拒絕出面調停。因此必須認真抓好保密工作,並注意中共周圍的人中,是否有不可靠者會把情況傳到美國那裡。”對米高揚的質問,毛澤東回答說:“這些重大的問題,特別是與莫斯科的往來信函,一般隻有在場的中央委員會成員、一位翻譯師哲及杰列賓同志知曉。上述諸人都十分可靠。”毛澤東還解釋說:“英美人士早在得知我們的態度之前,就公開報道說,蘇聯和中共將反對調停。”對此米高揚回答說:“這在當時僅僅是他們的推測。然而,西方大國是在得到有關我們態度的確切消息后,才急於拒絕進行調停的。”這充分表明蘇聯懷疑中共故意泄露了秘密,筆者認為這種懷疑不是沒有道理。AM列多夫斯基:《斯大林與中國》,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74—75頁。)這個事實毛澤東自己也不隱諱,他在1月14日給斯大林的電報中說:“幾天以前美國人已經試探過我們的反應,想了解我們是否願意在沒有43個戰爭罪犯參加的情況下舉行談判。可見,僅這一項條件,即在沒有戰爭罪犯參加的情況下舉行談判,已不足以戳穿國民黨和平談判的陰謀。”(《毛澤東關於國共和談問題致斯大林的電報》(1949年1月14日),АПРФ,ф45,оп1,д330,л104—105。)毛澤東的策略很快奏效。1949年1月13日,司徒雷登受美國國務院的委托,向南京政府轉交了美國政府的答復說:“在目前形勢下,試圖扮演調解人的角色,不會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成果。”(《美國外交文件》,1949年,中國,第8卷,第25、47頁。)
 1月14日,毛澤東採取了決定性步驟,即中共公布同國民黨舉行談判的八項條件。他在1949年1月15日起草的中共中央致東北局的電報中指出:“我方提出之八個和平條件是針對蔣方五個條件的”,“雙方的條件都是對方不能接受的,戰爭必須打到底。”(《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第435頁。)這就使斯大林在國共調停問題上沒有任何回旋余地,隻能急忙為自己前一封電報辯護。斯大林在1月14日電報中解釋說:“毫無疑問,南京方面和美國人的和平建議是一種欺騙政策。他們的企圖不是與共產黨實現和解,而是與共產黨休戰,暫時停止軍事行動,以便利用休戰作為喘息之機,整頓國民黨軍隊,加強長江南岸的防衛,從美國調運武器裝備,積蓄力量,然后再撕毀停戰協議,向人民解放軍發動進攻。”這個看法與10日電報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言而喻,這是因為毛澤東堅決反對調停的結果。

  以上情況給毛澤東造成了強烈的印象,即斯大林企圖讓中國革命就此止步。后來所謂斯大林要中國“劃江而治”和“南北朝”說法,其源頭就在於此。


(《黨的文獻》授權人民網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