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老紅軍劉應啟>>老紅軍的生活之道
不竭的動力源
--走進劉應啟的內心世界
夏增忠 徐揚 戴建榮
2006年10月26日12:26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當人們傳誦老紅軍劉應啟的先進事跡時,也許更想知道,是什麼讓他舍棄原本安逸的離休生活,處處奔波宣講傳統,時時關心幫助他人,要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的?

  在劉老簡朴的居室,記者和他促膝交談。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打開心靈的大門,坦城地向記者吐露心聲。記者深切感受到,老人執著實踐黨的先進性要求,是一部豐富而生動的活教材。

  “馬克思在看著我們,共產黨人不照著入黨宣誓做,就是背叛,就不姓‘共’了。”

  72年前的那一天,是劉應啟永遠銘刻於心的日子。

  1933年6月26日,在四川巴中汪倉壩,劉應啟光榮地加入黨組織,面對高挂著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畫像、黨旗,他高舉右拳,鄭重宣誓:“嚴守機密,服從紀律,犧牲個人……永不叛黨。”

  72年來,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發展時期﹔無論是在位時,還是離休后,劉應啟不僅對當年的庄嚴宣誓耳熟能詳,而且時刻信守承諾、實踐承諾。戰爭年代,他跟著黨,為推翻三座大山、解放新中國浴血奮戰,一路高歌﹔離休之后,他跟著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小康社會發揮余熱,老有所為。

  “馬克思在看著我們,共產黨人不照著入黨宣誓做,就是背叛,就不姓‘共’了。”劉老深情地告訴記者,正是從加入黨組織那天起,他就把個人的一切與黨的宏偉事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跟著黨走,堅定對黨的崇高理想的信念,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劉應啟認為:“共產黨員要像共產黨員的樣子,根本在於要有鐵心跟黨的魂。”他語重心長地說,有的人黨旗下宣誓的聲音也很響亮,但時間一長就淡忘了,把黨員的身份丟在檔案裡、挂在牆壁上、體現在交納黨費時。真正的共產黨員,有很強的黨的意識、黨員意識,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始終一樣,嚴格實踐黨旗下的承諾,用行動甚至用生命實現承諾。

  劉應啟也有煩惱,有不少人對他說的做的不理解,認為他“太正統了”、“太革命了”,是生活中的“石光榮”。“我只是按照黨章的要求說話辦事”,他說,黨員按照黨章要求的去做,天經地義,如果說這樣太正統、太革命,那又有什麼不好,共產黨人都是先進分子,就應該按照黨章“正統”而又“革命”。

  這就是他的政治品格、黨性覺悟!也是老人生命的高度!正是這種政治品格、黨性覺悟,他矢志不渝跟黨走,即便進入高齡,仍老而彌堅、老而彌紅,累積著生命的高度。

  “對共產黨員來講,重視不重視學習,學得怎麼樣,不單單是個人行為,而事關職責和黨的事業。”

  干休一所的同志說:“劉老人老心紅、本色不改,是學出來的,是改造出來的。”在劉老的臥室裡,記者發現,他保存著許多新舊不一的讀書筆記,塞滿了兩櫃子,足有十多公斤,粗略統計,超過一百萬字。

  劉老每天必做“三件事”:聽廣播、讀報刊、看新聞。在劉老的客廳裡,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新華日報》、《揚州日報》、《求是》、《半月談》等一大堆報刊,以及學習用的放大鏡、鋼筆、筆記本。這些報刊大多是劉老自費訂閱的,他常常是邊聽邊讀邊看邊記。記者隨手抽出幾份報紙看了看,上面有關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評論員文章中,劉老用紅筆畫了很多道杠杠,有的還寫上了讀后感。

  勤奮學習,是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前提,更是共產黨員跟上步伐、不斷改造世界觀、增強黨性、永葆先進性的重要途徑。對這個問題,劉老看得很重、認識很深:“打仗時不學習,就會跑錯陣地、就會打錯槍﹔工作中不學習,就會思路不清、就會出亂子﹔離休后不學習,就會犯迷糊、就會老年痴呆。在哪一個年齡段放鬆或放棄了學習,就會在哪一個年齡段掉隊落伍。”

  “對共產黨員來講,重視不重視學習,學得怎麼樣,不單單是個人行為,而事關職責和黨的事業。”劉應啟談道:“共產黨員的行為並不隻代表個人,而是代表一個集體。”

  “是黨組織使我像個黨員的樣兒,一個黨員假如在組織門外轉,遲早要走錯路,甚至會跌大跟頭”

  “說實話,離開組織,我就活不了、活不長。是黨組織使我像個黨員的樣兒,一個黨員假如在組織門外轉,遲早要走錯路,甚至會跌大跟頭。”劉應啟以此心聲,錘煉黨性、保持本色。他離休后像在位時一樣,從不以老紅軍自居,總是以普通黨員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自覺地過組織生活。

  “出問題、栽跟頭的黨員,十有八九是游離於組織之外,不自覺參加組織生活,參加組織生活人到心不到,不主動接受組織教育、管理、監督。”這是劉應啟結合自己所見所聞得出的結論。

  “生活在組織之中的黨員是幸福的,組織能使黨員成熟。”劉應啟這個老黨員的切身體會,給人教益。是共產黨員,就應該接受組織的教育管理,就應該懂得黨內生活的要求。自覺接受監督,通過外在的提醒幫促,促使自己認清對不該為的事情“不能為”、“不想為”,對應當遵守的規矩“必須為”、“主動為”。

  今年3月以來,從古城揚州到省城南京,劉應啟活躍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面對這次普遍的馬克思主義大教育、黨內生活知識大普及,劉老情傾其中,心注其中。

  “我離優秀黨員還有差距,我珍惜這次教育的機會,想好好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與記者交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時,劉老說得那麼認真、那麼嚴肅。這是他嚴格要求自己的心聲,也是年輕一代的殷切期望。

  “作為黨的人,知黨和人民之恩是覺悟,報黨和人民之恩是義務,我還有個名字叫‘黨社軍’”

  “不少人沒有脫貧致富,生活還很困難,你幫得過來嗎?”有人曾這樣問劉應啟。劉老說:“我是幫不過來,但幫一個就好一個,大家都來幫,困難戶不就越來越少了嗎!”

  “老首長,你幾個子女下崗的下崗、務農的務農,也很困難,不要把錢都捐了,留點給孩子、留點補補身子。”劉老說:“孩子有困難我也在幫,但更多的要靠他們自己。我的錢是黨和人民給的,回報人民是很正常的,自己夠吃夠用就行了。”

  劉應啟說:“我的錢都是黨和人民給的,都是納稅人的,應當返還給人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人不能窮得隻剩下錢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錢為鏡可以正人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對待金錢的態度,充分展示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黨的人,知黨和人民之恩是覺悟,報黨和人民之恩是義務,我還有個名字叫‘黨社軍’。”劉應啟向記者道出心中的秘密。他動情地解釋說:“我是黨哺育的,是社會主義社會養大的,是人民軍隊培養的。我時刻用‘黨社軍’這個名字提醒自己不忘本,始終聽黨話、跟黨干,一輩子做黨的人。”

  保持先進性,常懷報恩心。劉應啟就是真正的共產黨人,他清楚自己從哪裡來、成長進步靠什麼、今天忙碌向哪裡去、將來身后留什麼。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

  劉應啟正在用他生命的長度,去累積、去丈量生命的高度。


來源:揚州日報
(責編:蘇俊霞)

 相關專題
· 老紅軍劉應啟
 相關新聞
·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2006-10-26 12:22:18.95995]
· 七十年,他一直在長征 [2006-10-26 12:21:17.550127]
· 老紅軍劉應啟的快樂觀 [2006-10-26 12:20:36.124483]
· 老紅軍劉應啟的學習心得摘抄 [2006-10-26 12:19:36.869886]
· 終身踐行長征精神的典范 [2006-10-26 12:17:22.091276]
· 學習老紅軍本色 永葆黨員先進性 [2006-10-26 11:35:16.592543]
· 理想信念高於天 [2006-10-26 12:24:53.415155]
· 在學習劉應啟同志先進事跡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6-10-26 11:32:15.472311]
· “百歲老紅軍”劉應啟感人事跡激起強烈反響  [2006-10-26 11:31:05.169857]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