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創新引領 新動能助力新發展——遼寧省廣大干部群眾熱議創新驅動

2017年10月26日10:37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創新引領 新動能助力新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創新和科技的表述,為發展指明了方向,點燃了新引擎。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倡導創新文化”……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號角吹響,未來五年,創新驅動發展的成果可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對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動力、路徑和任務作出了明確部署。

“這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賦予了光榮使命和重要責任。”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於言良說,我們要把學習貫徹落實報告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把報告要求落實到科技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中,把創新發展“設計圖”轉化為“施工圖”,著力為遼寧振興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扎實抓好科技供給側改革年各項任務﹔ 要把握科技創新工作規律,統籌推進重大科技攻關、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高新區建設、成果轉化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等工作﹔ 要著力強化科技創新人才建設,切實用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優勢。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王鎮波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科技領域推出了1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涵蓋了科技經費使用、科技成果評價、項目評審等方面,使科技人員能把更多精力用在科研工作上,“黨的十九大又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作為科研人員,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從國家到遼寧省、沈陽市,都在發力營造一個良好的、適合科技創新的環境,以使我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為實現創新型國家作出我們的貢獻。”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沈陽華府青創空間董事長姜雲鷺倍感振奮,“我們助力支持的就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企業,並對其進行全部生命周期的孵化,報告為我們未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華府青創空間在孵企業71家,均為在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創新型企業,青創空間採取“盲投”的方式對企業進行大力支持。“我們正在建設青創加速器,批量孵化遼寧的科創企業,並幫助企業上市。同時,我們還通過引進各界資源等工作,優化遼寧投融資環境,推進遼寧創投生態建設。”姜雲鷺說。

“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這些表述對於企業創新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米庫創服聯合創始人毛小宇說:“相信以后創新的環境會更好,期待未來國家給創新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大的支持力度、更多的發展機會、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沈陽新鬆智能驅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宇表示,黨的十九大的召開為他們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沒有捷徑,我們要踏踏實實投入和付出,充分利用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優勢,夜以繼日,務實耐心,在我們所欠缺的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借十九大的東風揚帆起航。”

“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並對創新驅動發展作了進一步的部署,未來,創新將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沈陽工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教授劉敬東感到十分振奮。他認為,高等學校肩負著推進創新、踐行創新的任務,要用更多的原創科技成果,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高校還應主動適應發展需要,加快共性關鍵技術平台和轉移轉化平台建設,並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培養勇於擔當的后備人才和生力軍。(記者 關艷玲 王笑梅)

(責編:沈王一、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