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十九大江蘇團代表熱議建設美麗中國 綠色發展還自然以寧靜和諧

2017年10月24日10:2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十九大江蘇團代表熱議建設美麗中國 綠色發展, 還自然以寧靜和諧

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引發了十九大江蘇團代表們的期盼與熱議。

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加大生態保護力度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貫徹落實這一要求,無錫將更加注重環境的宜居宜業,努力建造生態宜人、內涵品質躍升的美麗城鄉新家園。”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代表表示,無錫要在抓好減煤減化等工作的同時,突出兩個“治”:一是治水。全面啟動新一輪太湖治理和河道綜合整治工作,嚴格落實“河長制”,堅決消除“黑臭”水體,促進太湖和河道水質一年比一年好。二是治固廢。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焚燒、飛灰庫區、餐廚廢棄物處理等固廢處置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廢棄物無害化處置體系,切實化解重大環境隱患,推動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成為名副其實、經得起時間和群眾檢驗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十九大報告為下一步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明確了努力方向,規劃了正確道路,注入了新的動力。”省國土資源廳廳長、黨組書記李侃楨代表說,江蘇的耕地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3%,耕地質量的好壞關系到城鄉環境質量的優劣。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緊密結合江蘇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要大力踐行保護資源、節約集約、維護權益、改革創新的工作要求,鍥而不舍強化國土資源規劃引領,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嚴格保護國土資源,積極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加大資源保障力度,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推進資源節約集約,以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推動綠色發展。“我們要積極構建國土資源‘兩保一調’新機制,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既符合中國國情,也貼近江蘇實際,更是泰州發展的根本遵循。”泰州市委書記曲福田代表認為,省委省政府提出並實施“1+3”重點功能區戰略,特別是建設包括泰州裡下河在內的江淮生態經濟區,正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體現。

曲福田說,泰州將全面瞄准生態經濟區功能定位,加快建設裡下河生態經濟示范區,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科學謀劃綠色發展新模式,保護利用好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培育發揮好富有特色的生態優勢和競爭力,加快把裡下河地區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和影響力的詩意棲居大公園、水韻江蘇新樣板,為把江淮生態經濟區打造成為江蘇永續發展的“綠心地帶”貢獻泰州力量。

“報告中對生態環境建設成就的肯定,讓我這名基層環保工作者倍感鼓舞和自豪。”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冠九代表說,近年來,江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作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我省 “263”行動實施以來,社會反響非常好,獲得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認可。

與此同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也提上日程。胡冠九說,江蘇人口密度在全國位於首位,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在提倡垃圾減量化同時,應建立合理的垃圾處理系統,研發和應用垃圾處理新技術,提高垃圾常態化處理率,並通過回收再利用,如垃圾發電等手段,逐步推動資源循環利用。“通過技術創新,在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盡最大可能保証居民工作生活質量。”

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美麗中國”

“十九大報告強調了綠色發展,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對宿遷來說具有特別重大的指導意義。”宿遷市委書記魏國強代表表示,要開創新時代宿遷發展的新局面,就要堅定不移地用新發展理念來引領發展,推動綠色發展。

魏國強說,推動綠色發展,就是要實現發展思路的轉變、發展方式的轉變、發展動力的轉變。“不能因為我們經濟總量不大,或者速度有所減緩,就患上一種‘焦慮症’,為了發展的速度而去不顧環境保護。要把生態立市作為第一發展戰略,把‘江蘇生態大公園’作為發展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干,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解決,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裡,讓宿遷的自然生態越來越好。”

“報告對推進綠色發展的部署,既符合江蘇省情,也契合揚州實際。”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代表認為,要把十九大精神在揚州落實落細,扎實辦好事關揚州發展的大事實事,其中一項重點工作,就是圍繞報告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決策部署,按照我省“1+3”重點功能區戰略部署,切實推動江淮生態經濟區與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互動並進。

謝正義表示,圍繞“優化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揚州將按照大走廊建設總體規劃、五年行動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重點推進總投資62億元的27個年度項目,全力推進南水北調二期工程,系統推進清水活水、生態中心建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八大工程,全力打好各專項整治攻堅戰,致力打造溝通江淮、縱貫南北的清水大走廊、安全大走廊、綠色大走廊。圍繞“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揚州將“堅持‘加減乘除’四法並重,做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加法’,積極推進節能降耗的‘減法’,不斷提高項目准入門檻的‘乘法’和強力推進環保敏感企業關停搬遷的‘除法’,實實在在為生態‘減負’。”

今年上半年,漣水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同比增加30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23.3%,水功能區水質達標效率達80%以上。漣水縣委書記王向紅代表用一組數字証明該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我們將大力實施‘生態優先、綠色崛起’戰略,走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保護自然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用綠色發展新成效告別‘欠發達’、圓夢‘綠富美’,一步一個腳印描繪美麗漣水畫卷。”王向紅表示。

“西棘蕩村是村民世代生活的地方,保護好村裡的生態,就是對子孫后代造福。”連雲港市贛榆區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介紹,如今他們村循環經濟產業園、農民創業園雙園合一,全鎮394家顆粒加工企業也都要搬遷進來,廢水、廢氣、廢料統一處理,在讓村民更富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做到讓村庄更美,為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記者付 奇 陳月飛 任鬆筠)

(責編:唐心怡、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