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堅決反對特權”表述背后深意何在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專家剖析

2017年10月24日09:30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堅決反對特權”表述背后深意何在

347個字,是十九大報告中關於“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的全部內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和“賦予有干部管理權限的黨組相應紀律處分權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對此,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十九大報告關於“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以及紀律建設中新的表述尤為引人注目,“黨的十九大之后,黨將把紀律建設作為正風肅紀下一步要抓的重點。我覺得這是值得關注的”。

中央八項規定影響深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抓鐵有痕。下面這組數字更是“一針見血”:

截至今年8月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8.4萬起,處理黨員干部25萬人﹔

全國“三公”經費支出實現“四連降”,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比2012年下降35%﹔

狠剎公款吃喝風,嚴格規范公務接待活動,公款吃喝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據統計,2016年地方政府公務接待費用比2012年減少411.27億元,降幅達到64.7%。

“可以說,八項規定和反‘四風’改變了中國。”中央紀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組副組長高波說,長期以來,公款吃喝、公款消費等腐敗奢靡現象屢禁不止,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之后,社會風氣變了,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乃至個人生活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對於八項規定和反“四風”改變中國的說法,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認為“是符合事實的”,“八項規定在一開始是中央對中央政治局委員所做的要求,在這5年發展過程中,我們都清楚其影響力遠遠超過了最初的范圍。老百姓都知道八項規定,盡管可能不太清楚具體有哪些內容,但是都知道八項規定管黨的作風、管大吃大喝等,足見其影響力”。

在戴焰軍看來,八項規定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其中有兩個關鍵點,“第一,執政黨黨內的作風建設對整個社會各方面都有影響。老百姓都看著我們,黨內的作風建設如何、干部作風建設如何,對社會風氣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黨內剎住了吃喝風,社會上整個風氣就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過去,有些地方操辦婚喪喜慶事宜講排場,如今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實際上是我們黨自身影響力的體現”。

“第二,八項規定能起到如此明顯的作用,是因為領導干部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這是黨自身建設的一個帶有規律性的做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黨風廉政建設要從領導干部做起。八項規定從中央政治局抓起,抓住當時大家非常關注的主要問題,一下子就把黨的作風抓起來了,把整個社會風氣一下子帶起來了。”戴焰軍說,老百姓看待黨的時候,他所直觀看到的是作風。黨性是內在的東西,作風就像一個人的外在表現、言行舉止。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老百姓看到黨有良好的作風建設,才能真正團結在黨的周圍、跟黨走。

對此同樣持肯定態度的庄德水對《法制日報》記者說,八項規定等正風肅紀的措施對於改變中國最大的意義就是以小見大,“從一個規定、從一個小的違規違紀問題為切入口來推動整個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黨風廉政建設。因為它切中了當前的問題,切准了政治生態的症結,並且可以說是切中了少數領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為重要的是,八項規定雖小,但是其政治境界高。從開始推行八項規定時,我們就站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來開展這項工作。從高處和遠處著手,以小處為切入口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和黨風廉政建設”。

鏟除滋生特權思想土壤

正是因為八項規定產生了如此強大的影響,十九大報告提出,重點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帶動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繼續整治“四風”問題,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賦予有干部管理權限的黨組相應紀律處分權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對此,庄德水向記者分析說,首先,執行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已經開展了5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何實現執行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長效化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丑者無怒。”我們追求的是公平正義,而特權則是公正的反面。十九大報告中的“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其中的“堅決”二字激蕩人心。

在高波看來,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掐住了解決“四風”問題的命門。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根子都在思想上。因此,應在提升“不想”的內在自覺上下足功夫,促使黨員干部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行為自覺。

“經過初步觀察,我們認為特權是違反八項規定和滋生‘四風’的根源。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已經抓了這麼多年,為什麼還有一些領導干部觸犯八項規定的紅線?就是因為他們在思想深處還存在特權思想。”庄德水向記者分析說。

對此,制度反腐專家、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原副院長李永忠也認為,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無疑是對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反“四風”的強化和發展。某些地區、領域、部門違反八項規定和“四風”問題仍時有發生,是因為某些領導干部在思想層面還存在特權思想。這些難以治愈的典型問題,其本質都是一種特權現象。因此,此次提出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也是下一階段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要求、新領域。

此外,庄德水向記者提出,十九大報告中關於紀律建設的相關闡述也是一個重點,“現在把紀律建設作為進行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應該說提升了正風肅紀在整個黨風廉政建設中的作用。我們現在正風正什麼風,就是正特權的風,肅紀就是我們的紀律建設,通過這些工作實現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

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機制

“賦予有干部管理權限的黨組相應紀律處分權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對於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不少專家都“情有獨鐘”,在記者尚未提問的情況下,他們便作出了重點分析。

“過去隻有黨委擁有處分權限,這項新舉措意味著解決了當前有些黨組織在處理黨員領導干部時的一個困境,強化了監督執紀問責的工作機制。”李永忠說。

對此,庄德水分析說,這是一個關於紀檢工作操作中的問題。“舉個例子,拿教育領域來說,比如北京市某高校的校長出了問題,誰來管?按照現在的規定,隻能由北京市的紀委來處理,因為教育部黨組沒有紀律處分權力。根據十九大報告的這一表述,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教育部黨組可以直接對其所管的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進行處分,而沒有必要由北京市紀委進行處分。這是一個操作性的問題,其意義在於強化了監督執紀的作用”。

按照庄德水的分析,在黨的十九大之后,上述措施的落實並不存在難題,隻要出台具體規則制度即可。

十九大報告還提出,要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在庄德水看來,“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這句話一直在提,已經成為一句震撼人心的話語。“我們現在加強紀律的執行,包括讓領導干部守住紀律的紅線。從目前腐敗案件發生的情況看,個別領導干部從一開始就觸犯了紀律的紅線。如果監督執紀不到位,個別領導干部就會從小的違紀問題變成大的違法問題。所以,我們希望領導干部能夠從內心深處樹立紀律意識,在行為上形成紀律約束,從而形成全面從嚴治黨新的工作格局”。

如何讓黨員干部認識和適應這樣一種工作生活狀態?庄德水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難題。“一個方面是要保持高壓反腐的態勢和紀律反腐的嚴肅性,使領導干部形成行為上的約束和自覺﹔另一方面是要不斷提醒教育領導干部,所以要開展紀律教育活動。同時,要加強日常監督監管,對出現的違規違紀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原來,有些方面沒有法規制度,或者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和執行。現在,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實踐不斷深化,黨內法規制度日益健全,毫無疑問對黨員形成了約束。”戴焰軍認為,這種約束具有雙重性,一方面,黨員要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的約束,另一方面實際上是保護黨員。明確哪些紅線不能踩、哪些雷區不能闖,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這無疑為避免干部犯錯誤設置了一道屏障。

戴焰軍說,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正確認識到這種約束的意義。統一的紀律、統一的約束可以保証黨在整體上保持自身團結統一和步調一致。隨著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完善,還會有更多的約束體現出來。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記者 趙麗)

(責編:沈王一、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