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兩場採訪活動中教育工作者表達共同心聲——“以學生為中心”

2017年10月23日10:00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以學生為中心”

今天,在十九大新聞中心先后舉行的一場記者招待會和一場集體採訪中,有一個共同的話題——教育。

在上午的以“滿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為主題的記者招待會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代表介紹了教育領域的多項惠民措施。下午集體採訪的主題則更加集中:教育綜合改革。

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採訪活動中,兩場活動談及同一個問題的情況並不多,這樣的安排足見全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關切。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教育工作者如何回應這份期待、這份信任?教育工作者代表在現場結合十九大報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要有體貼入微的暖心。十九大報告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身為80后的徐川代表從2008年至今,一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他用為學生奉獻大餐的比喻解釋了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通過“以心換心”的理念轉變思路,通過網絡平台與10余萬學生進行深入內心的交流的辦法。思想政治工作在他的平台上,潤物無聲地滋潤著高校學子成長。

——要有堅守講台的恆心。十九大報告提出,“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城鄉之間的教育水平存在差異,留不住老師是鄉村教育的痛點。黃俊瓊代表20多年來一直工作在貴州省鎮原縣江古鎮中心小學,她親身體驗了黨和國家為鄉村教師提供的教師國培計劃、教師周轉房、鄉村教師津貼補助等政策,從而進一步堅定了扎根深山的決心。

——要有敢為人先的信心。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公平”。2014年以來,上海市作為試點市推行高考改革,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代表回顧了上海市如何秉持公平的理念請家長、學生共同全程參與改革,並享受改革紅利的經歷,表達了敢於探索的勇氣。

——要有創造一流的雄心。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鄭州大學作為日前公布的“雙一流”名單中的三所地方大學之一備受關注,鄭州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炯天代表認為,入選“雙一流”不僅是對過去榮譽的總結,更是一個建設的新起點,目標是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人才。

——要有言傳身教的匠心。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疆哈密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志懷代表,2010年開始連續三批持續援疆,他提出,讓職教生走進合作企業,現場感受企業文化以及工人對工作、對崗位執著追求精神,從而讓學生體會什麼叫做“工匠精神”。

——要有綜合改革的決心。十九大報告提出,“發展素質教育”。北京十一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希貴代表分享了他們學校課程體系創新的做法。今年9月份新學期開學,該校全校4359名學生有了4359張課表,每一個學生通過學校開發的268個學科課程、30個綜合課程和70個職業考核課程,形成了不一樣的學習路徑和成長路徑。

記者注意到,上述每一位代表在談到自己的工作時,都提到一個關鍵詞——學生,這是他們的出發點,也是他們的落腳點。

“幫助每一位學生找到自己、發現自己、喚醒自己、成為自己。” 李希貴代表的一句話體現了教育界黨代表在談到本職工作時的一種態度:“以學生為中心”。

“讓每一個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我們則發現在某一領域有個性、有專長甚至痴迷於這個方向的青年,從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李希貴代表說。

(記者 張世光 沈剛)

(責編:沈王一、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