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09:35 來源:經濟日報
中央企業系統(在京)代表團舉行會議,討論黨的十九大報告。陳奮健代表(右二)、白芝勇代表(右一)就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等內容展開熱烈討論。記者 李景錄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內外兼修加快轉型發展
黨的十九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 張超超
黨的十九大報告催人奮進,令人鼓舞。報告提出,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這些困難和挑戰,在西部地區表現尤為突出。
寧夏屬於欠發達地區,發展不足仍是我們最大的區情。這些年,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開拓進取,務實苦干,各項事業取得了較快發展。尤其是舉全區之力打造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目前寧東已成為國家重要的煤炭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制油項目建設取得的成績,正是寧東基地加快轉型發展的縮影。5年來,寧東基地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0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在一片荒原上,寧東基地這座產業與生態兼顧、生產與生活相宜、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工業新城正在崛起。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我們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明確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歷史使命。寧夏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型發展,堅持內外兼修,補短板,強基礎,優環境,推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內修方面,要對標先進行業,促進提檔升級,增強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做好“減”“延”“改”“育”的文章,讓企業強筋壯骨、蓬勃發展。“減”就是要依靠市場機制和安全環保標准,淘汰過剩產能和落后產能,壓減低效產能。“延”就是要通過強鏈、補鏈、融鏈、延鏈,打造若干優勢產業集群,實現傳統產業質的躍升,煥發新的生機。“改”就是要推進“兩化融合”,再造工藝流程,全面提升生產技術水平。“育”就是要培育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和先進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在智能制造和高端產品領域,培育一批領先企業。從寧東基地看,要持續把現代煤化工產業做大做強,推動向精細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發展,同時還要擺脫資源依賴,培育新的增長優勢,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高端鋰電池、特種電纜等產業,拓展產業發展的空間和規模,實現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形成集群發展的良好格局。
外修方面,要不斷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創新發展的活力。寧夏要實現轉型發展離不開開放合作,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引入先進生產要素,廣泛開展務實合作,形成內外聯動、東西雙向的開放格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不見面,加快辦”審批模式,打造低成本園區,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讓營商條件更優越、發展空間更寬鬆。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匯集各方面創新力量,努力構建以產業創新為基礎、科技創新為核心、開放創新為引領、人才創新為支撐的區域特色創新發展環境。從寧東基地看,要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創新運行體制機制,夯實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基石,通過科學招商、精准招商,加快培育產業集群,讓寧東基地成為投資發展的沃土,企業家施展抱負的舞台。
寧夏一定能走出一條穩中有進、加速轉型、奮力趕超的路子,努力向兩個一百年目標奮勇前進。
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
黨的十九大代表、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 王永康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個基本方略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7大戰略。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譜寫新時代西安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我們要把開放活力充分釋放出來,著力打造服務“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一帶一路”建設使西安站在了中國向西開放的最前沿,也使西安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我們將更加彰顯絲路起點城市的特殊優勢,依托國家中心城市、自貿區,積極爭取建設自由貿易港,深化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便利化,與“一帶一路”相關城市共同發展,努力把西安打造成為服務“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積極創建“一帶一路”綜合改革示范城市,以開放促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結合西安實際,我們要著力打造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區。黨的十九大報告將軍民融合作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之一,我們很受鼓舞。西安聚集了全國航空航天三分之一以上、兵器三分之一以上的科研單位、專業人才及生產力量,軍工資源居全國前列,有條件建設軍民融合示范區。我們將堅持典型引路,重點抓好一批示范行業、園區、企業,積極探索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化、市場化、特色化發展。西安將努力創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區。
加快創新發展方式,著力打造硬科技之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特別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我們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動力轉換、產業轉型、要素轉變上出實招,加快補齊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開放經濟等短板,著力打造三大萬億元級產業,著力培育六個千億元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西安是硬科技概念的發源地,航空航天、光電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硬科技發展勢頭良好、潛力巨大。我們將把發展硬科技產業作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具體行動和重要舉措,努力建設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
河北邢台市委書記王會勇代表:
做強實體經濟
本報記者 雷漢發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黨的十九大代表、河北邢台市委書記王會勇表示,這對新時代的經濟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邢台是一座資源型工業城市,經過多年發展,資源、環境和產品結構矛盾開始顯現,目前階段面臨的難題是資源環境壓力巨大、實體經濟一般性產能過剩、優質產品供給嚴重不足。為了有效解決這個難題,他們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堅持把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作為適應新常態、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之舉,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通過近5年努力,全市累計壓減煉鐵271萬噸、煉鋼204萬噸、煤炭235萬噸、水泥196萬噸、玻璃5970萬重量箱,重化行業產值佔比大幅減少。王會勇代表說,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我們大搞項目建設和轉型升級,與京津開展合作的項目共有258項,總投資1548.8億元,使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27.7%。
王會勇代表說,下一步,我們將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方面發力,通過組建信息產業集團,引進科研院所,與大專院校開展戰略合作,引進北航VR國重、北斗導航等項目,構建以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振興實體經濟,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廣西欽州市委書記王革冰代表:
打造“一帶一路”樞紐城市
本報記者 姜 帆 証券日報記者 趙學毅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委書記王革冰表示,欽州作為北部灣的中心城市由此找到了很好的落腳點,“渝桂新”南向通道打通后,能真正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王革冰代表說,黨的十八大以后,北部灣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2008年以來,欽州獲批設立了欽州保稅港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國家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整車進口口岸等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的國家級開放平台。近年來,這些平台陸續進入快速建設發展期,對外開放的影響力和帶動力日益增強,以點帶面的開放格局逐漸形成。
2017年9月份,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海鐵聯運常態化班列(北部灣港—重慶)首發,標志著南向通道正式進入常態化運行的新階段。廣西作為南向通道出海出邊的關鍵節點,正在與重慶、貴州、甘肅等沿線省區市緊密合作,持續完善港口基礎設施、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提升鐵路公路運力,打造一條高效、便捷、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渝桂新”班列是由重慶鐵路口岸向南開行鐵路班列至廣西北部灣,通過鐵海聯運方式,連接東南亞等地區,並通過“渝新歐”鐵路連接歐洲各地,開辟了一條連接東南亞經廣西—重慶—甘肅至歐洲的亞歐陸上新通道,以此實現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有效聯接。
王革冰代表說,欽州港是集裝箱樞紐港,南向通道打通后,集裝箱規模也日顯重要。5年來,欽州通過各項配套工程建設已經具備了條件,朝著千萬標箱大港的目標奮進。
“南向通道形成后,欽州活力迸發,迎來難得的歷史發展新機遇。”王革冰代表說,“我們將利用好自身區位優勢,抓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機遇,加快建設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打造大產業,促進大開放,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把欽州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南向通道的海陸樞紐城市”。
四川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代表:
在產業轉移對接模式上下功夫
本報記者 鐘華林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黨的十九大代表、四川省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說,這為包括廣安在內的西部地區進一步推進開放合作指明了方向。隻有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才能確保產業真正“轉得出、接得住、發展好”。
在新常態下,東部沿海地區加快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刻不容緩。目前,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優勢明顯,產業發展空間較大。在此背景下,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區域產業分工格局,已成為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的重要任務。
如何更加充分地兼顧平衡合作雙方利益,是當前推進產業轉移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侯曉春代表表示,傳統上依靠拼政策拼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招商引資方式已難以為繼。隻有真正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礎上的合作,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近年來廣安在深入推進與深圳、天津等東部沿海地區和重慶的合作中,著力在產業轉移的對接模式上下功夫,創新建立“雙主體”園區,通過共同開發,真正實現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以廣安(深圳)產業園為例,該園區由廣安、深圳共商共建共管、利益共享,雙方的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效果非常明顯。侯曉春代表介紹,目前投資40億元的西南“雲軌”生產基地和首條10公裡“雲軌”專線正加快建設,比亞迪47戶配套企業已與園區達成合作意向,整個產業鏈條形成后,年可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由於始終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廣安全方位開放合作的新優勢、新格局全面形成,已成為內陸開放合作的示范窗口和投資“窪地”。僅今年上半年,廣安就新引進項目479個,協議引資657.1億元。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