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繼往開來奔小康:跨越關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記者  吳秋余  趙貝佳  顧仲陽  龐革平  吳儲岐

2017年10月23日05: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摘自十九大報告  

創新驅動、優化供給——

讓發展動力更足質量更高

【鏡頭】“太酷了!”坐上“復興號”高鐵,到天津參觀智能機器人分揀工廠,十九大期間,外媒記者紛紛為中國創新發展的速度點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快速崛起,支撐起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創新決定了發展的速度、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創新驅動是一個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廣西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代表說。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創新之火在中國大地上成燎原之勢,中國創新的“高速列車”呼嘯駛來,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不僅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也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黨中央深刻把握發展規律、順應全球發展大勢、破解發展瓶頸、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選擇。”國家開發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懷邦代表表示,我國經濟體量大、產業層次低、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性強,隻有通過創新破除思想、理論和制度的藩籬,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才能激活各領域、各行業、各地區的發展活力,釋放巨大的發展潛能。

胡懷邦代表認為,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增強經濟質量優勢,就必須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性調整,校正要素配置扭曲,增強供給結構的有效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現路徑越來越清晰,正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力。”李新元代表認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供求關系不斷改善、市場活力顯著增強、生產預期逐步向好,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改革的綜合效應開始顯現。

“支持創新發展,助力供給側改革,是金融業的重要職責使命。”胡懷邦代表表示,要繼續發揮開發性金融在建設市場、創新發展、引領資金等方面的功能和優勢,加強實踐探索,把金融的制度創新、產品創新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結合起來,與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與實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努力為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驅動戰略實施提供系統性的配套金融支持,積極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鄉村振興、區域協調——

讓發展更加公平更可持續

【鏡頭】“現在我們那裡的農產品都貼上了電子標簽,進入了大超市,賣上了好價錢!”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網絡部專家郭蘭珂代表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加快農村基礎信息設施建設,讓鄉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樣體會到現代化發展的便利,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對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意義重大,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和前提。”李新元代表認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必然要求我們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時,著重加快對貧困地區、落后地區的支持力度,統籌城鄉發展、協調區域發展。

“區域協調,不能走傳統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而是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吉林省白山市委書記張志軍代表說,白山市作為吉林東部綠色轉型發展的核心區,突出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特色興市,把發展、生態、民生作為工作主線,全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李新元代表介紹,貴港是廣西的農業大市,但農業“大而不強”、農產品“多而不優”、農業生產效益“有而不高”等問題依然突出,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通過激發新動能,培育新主體,發展新產業,推廣新模式,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讓發展腳步更快道路更寬

【鏡頭】“這幾年,我們切實感受到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更加堅定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吉林省白山市委書記張志軍代表說,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加快形成,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開放之路越走越寬,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制度創新、改革深化的重要動力。

“‘一帶一路’是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也是需要各行業、各部門同心協力的奮斗之路。”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庫熱西·買合蘇提代表說,“一帶一路”建設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正在積極開展全球地理信息資源建設,繼續獲取“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地理信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基礎信息保障,在國際合作中體現“中國擔當”。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改革保駕護航,必須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做文章,優化制度供給。”李新元代表認為,要按照十九大做出的部署,繼續深化基礎性改革,完善現代產權制度,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行政管理體制、財稅體制改革,劃清政府和市場行為的邊界,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深化改革的磅礡之力推動中國經濟巨輪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3日 06 版)

(責編:王政淇、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