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1日09:13 來源:經濟日報
進入秋季,三江源的雨水開始多了起來,走進擁有千湖美景的瑪多縣境內,藏野驢低頭吃草。登上山坡放眼望去,遠處的星星海波光粼粼,游人相機拍照的聲音驚起草叢裡的飛鳥,一幅和諧的自然畫卷在此時定格。
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3大河流的發源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生態最敏感的區域。曾幾何時,“千湖之縣”的瑪多縣湖面萎縮,河水斷流,草原退化嚴重﹔貴南黃沙頭黃沙蔽日,不斷吞噬草原、耕地、公路……三江源生態告急。
生態大省 制度保障
在國家頂層設計下,2005年,青海開始三江源的生態保護建設項目,針對三江源地區不同的生態問題,因地施策,差別化、綜合化保護治理。
中科院評估報告顯示,2005年開始,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實施后的9年中,三江源草地面積淨增加123.70平方公裡,水體與濕地面積淨增加279.85平方公裡,荒漠生態系統面積淨減少492.61平方公裡。
生態保護建設在延續。2014年1月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正式啟動,標志著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啟動,二期規劃共分為生態保護和建設、支撐配套兩大類24項工程。三江源生態保護踏上了新征程。
同年10月份,青海被列入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其戰略定位為生態環境保護優先區、循環經濟發展先行區、制度建設改革試點區。這為青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
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進一步指明了三江源生態保護方向和制度保障。二期保護工程從一期的15.2萬平方公裡擴展到39.5萬平方公裡,並將工程區劃分為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和承接轉移發展區3個功能區。總投資翻了一番多,達到160.6億元。
今天三江源什麼樣?
——水多了。湖泊滿溢,離得近的兩個湖泊又匯成一個新的湖﹔
——濕地變大了。雲朵飄過下一場雨,漲滿了水的濕地再凝成新的湖﹔
——動物隨處可見。藏羚羊成群嬉戲,藏野驢撒腿奔跑,雪豹“夜游”城鎮……
科技支撐 全民參與
為了有效開展三江源生態工程監測和評估,青海省環保廳、水利廳、農牧廳、林業廳、氣象局等單位共同組成三江源生態監測工作組,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作為技術牽頭單位,完成了構建生態系統結構、質量、服務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和動態過程的本底工作。
青海省氣象局依托地面台站,完善了地面觀測站網,構建了天、空、地立體化監測體系,遙感監測、評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氣象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能力不斷加強,並開發形成了6大類23種生態氣象監測、評估、預警業務服務產品,針對三江源、可可西裡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布生態氣象服務專項報告。
資料顯示,工程實施后三江源地區低覆蓋度草地面積減少3759.75平方公裡,減幅4.54%﹔中覆蓋度草地面積增加1085.26平方公裡,增幅1.02%﹔高覆蓋度草地面積增加11939.04平方公裡,增幅6.82%。監測數據是對草場變化最有力的証明。
肖建設從2003年起長期從事遙感監測工作。他對記者說,隨著科技水平和新技術的應用,我見証了通過人工科技干預對三江源的生態改善的影響。
青海省環保廳廳長楊汝坤介紹說,近年,以三江源、青海湖、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為基礎,青海加快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生態地面監測站網體系、生態綜合數據資源中心等基礎能力建設。利用衛星遙感、微波雷達、無人機、高清遠程視頻監測監控、數字通信傳輸網絡、地理信息系統和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綜合服務平台等手段,初步建立了“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評估體系。
走進瀾滄江源頭,在玉樹州至雜多縣薩呼騰鎮境內,公路邊上固定式、帳篷形狀彩色繪畫的垃圾箱成為茫茫草原上的一道風景,沿途隔一段就有鼓鼓的編織袋在路邊。雜多縣環衛工扎南索南說,那些都是牧民們從山裡用牦牛和摩托車托運出來的垃圾,縣裡的環衛車會定期收集轉運和集中處理。
雜多縣委書記才旦周介紹,為建立新型牧區垃圾處理機制,縣裡按照“戶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初步實現了牧區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目前,日處理20噸垃圾的全省最大環保焚燒爐即將投入使用。
為了使草原更綠、峽谷更美,全民參與共同保護江河源頭。
功能重組 統一管理
2015年12月9日,必將是載入三江源史冊的一天。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
又一關乎美麗中國建設的大筆揮洒,又一場巨大的美麗嬗變全新推開。
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挂牌。總面積達12.31萬平方公裡的三江源國家公園,以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形成“一園三區”格局,探索全新的國家公園體制路徑。
三江源國家公園創新管理體制,將原來分散在林業、國土、環保、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劃歸到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和三個園區管委會,實現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和執法,從根本上解決政出多門、職能交叉、職責分割的管理體制弊端。
保護和治理,核心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新的體制試點過程中,在政策制定中,將生態保護與精准脫貧結合。牧民放下牧鞭、戴上袖章,成為三江源的守護者。截至目前,三江源區域共有9975名生態管護員持証上崗,在積極參與國家公園建設過程中改善著生產生活條件。
瀾滄江園區雜多縣昂賽鄉黨委書記扎西東周說,管護站招錄的生態管護員主要從貧困牧戶中選擇。去年6月份,三江源國家公園推行了生態管護員制度,在政府安排下,貧困戶巴丁順利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他在保護生態的同時,生活也有了保障。
在生活改善的同時,發展契機也多了起來。近兩年,雜多縣瀾滄江大峽谷拍攝到了雪豹的消息不脛而走。
雜多縣順勢而為,建立了以雪豹為主題的全域化自然體驗基地,吸收牧民從事生態體驗和環境教育服務,實現訂單式管理,已接待10個體驗團,每個體驗團為每戶牧民帶來2000元至8000元的收益,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生態好了,牧民富了。一項歷時12年的生態工程,在“地球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得以實施。這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更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壯舉。國家公園必將成為美麗中國又一張亮麗名片。(記者 馬玉宏 石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