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中外記者“騎行”中關村 感受中國科創動力

2017年10月19日16:59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中外記者“騎行”中關村 感受中國科創動力

18日下午,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的馬路上,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體驗了一次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其中,一位身著藍色牛仔褲的非洲記者雖然騎得晃晃悠悠,卻樂在其中、滿面笑容。

這名來自肯尼亞K24電視台的記者叫布倫達,第一次來中國的她被共享單車和中關村的其他科技企業吸引。“太有趣、太神奇了。我對中國的新科技、新發明印象深刻。”她說。

據ofo小黃車聯合創始人楊品杰透露,ofo目前已為全球16個國家180多個城市的2億用戶提供了超40億次出行服務。多名外國記者表示,期待小黃車進入本國市場。

18日參加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大會之后,布倫達和80多位中外媒體同行走進中關村科技園,親身體驗中國在LED顯示、VR互動、3D屏幕、舞台設計等領域的最新成果。

中關村科技園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1988年5月,中關村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趙慧君介紹,截至目前中關村有300多家上市公司,11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總收入超過4.5萬億元人民幣。

記者團一行還走訪了利亞德光電集團。該企業曾經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國際活動提供聲光電服務工程。在公司展廳內,有的記者戴著VR眼鏡“探訪”太空世界,有的記者在虛擬顯示設備上學習“滑雪”,還有不少記者在模擬演唱會上載歌載舞。

第二次來到中關村的土耳其耶恩電台的記者於克塞爾·克林齊表示,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利亞德這家公司與中關村在共同成長。“在這裡,我能感受到,中國正在為未來的發展積蓄力量。”

中共十九大18日在北京召開,超過1800名境外記者報名採訪。從12日開始十九大新聞中心組織包括基層科技創新在內的15條線路的採訪活動,讓中外記者近距離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共產黨。

於克塞爾·克林齊說,十九大新聞中心組織的報道活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開放的姿態,充分展現了中共的自信。中國在反腐和減貧方面的成就將是他報道的重點。(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趙修知、倪元錦)

(責編:宋鶴立、高雷)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