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解讀報告:進入新時代 譜寫新篇章

——黨的十九大報告關鍵詞

2017年10月19日07: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征程

報告原文

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會內解讀

鄭國光代表(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對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准確把握。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吳朝暉代表(浙江大學校長):

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率先建成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

李龍梅代表(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長、黨支部書記):

特殊教育工作者更應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殘疾人和他們的家庭跟上社會前進的步伐,共享和諧美好生活,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自己的貢獻。

會外連線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

開啟新征程,要在基礎性、全局性、長遠性方面下功夫。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例,按照開啟新征程的要求,應更多採取著眼長遠的基礎性、根本性措施,實現美麗中國的夢想。

(本報記者 趙貝佳 吳儲岐 郭舒然 劉洪超)

全面小康六個“更加”

報告原文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后再奮斗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會內解讀

吳錦代表(湖北省天門市委書記):

六個“更加”是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安排,符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符合當前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狀況。

這就要求切實抓好六個“更加”目標的具體化、路徑化、項目化。要始終突出發展和民生兩大問題,以第一力度抓好“第一要務”,壯大產業底盤,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要推動文化科教事業發展,用文化軟實力構筑起發展硬支撐﹔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基層治理的全部活動之中,切實加強以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發展,努力讓經濟總量、財稅增量更多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會外連線

陳文華(湖北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員):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二字,注重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

全面小康,不僅要求讓人民吃好穿好等物質層面的發展,還要求軟實力的進步,要求我們逐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努力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本報記者 金正波 程遠州) 

兩個階段

報告原文

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會內解讀

余德春代表(四川省丹巴縣水子鄉水子一村村委會主任、丹巴縣水子鄉家政服務隊隊長):

聽了十九大報告的“兩個階段”的目標,很激動,我相信家鄉的父老鄉親也會像我一樣,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憧憬。

徐大彤代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十九大報告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角度,將任務進一步分解到了兩個15年,承前啟后、接續實現,具有裡程碑意義。

“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給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吹響了催人奮進的沖鋒號。我們要保持枕戈待旦的精神狀態,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會外連線

王韶興(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這一戰略安排,使“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建設目標有了更好的對接。經過第二個15年,由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躍升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一個更加宏偉的歷史性跨越,標志著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意味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將大步邁開。

這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推進偉大事業的邏輯延續,是我們黨開創未來、擁抱世界的宏偉藍圖。“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承載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將以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和帶動力,全方位、深層次地改變中國、影響世界。

(本報記者 張 垚 靳 博 王明峰 任姍姍) 

現代化經濟體系

報告原文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會內解讀

陳四清代表(中國銀行董事長):

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金融業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必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無論經濟怎麼發展,實體經濟都是金融發展的根基,金融必須緊緊圍繞國家發展戰略,不斷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把金融資源更多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中,讓發展更加協調、更可持續。

會外連線

潘建成(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十九大報告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論述,是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基礎上,對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做出的全面部署,系統回答了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實現發展的問題。

新的時代條件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改變過去長期追求數量規模的發展模式,把發展動力轉換到依靠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同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人是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一方面應當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另一方面應當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本報記者 吳秋余) 

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原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會內解讀

農生文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委書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破解“三農”問題,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我們一定要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使農業現代化奮起直追,使之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使城鄉協調發展。

吳協恩代表(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委書記):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書記在報告裡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讓我們農民備受鼓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會外連線

李國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好繼承了黨對“三農”問題一以貫之的重視並進行了創新發展。

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就向社會各界釋放了一個信號:資源要素配置要繼續向“三農”傾斜,補短板,強弱項,“三農”事業大有可為。

報告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給廣大農民、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投資者吃下了一顆長效定心丸,對我國“三農”事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本報記者 顧仲陽 張 煒)

民主政治七個“協商”

報告原文

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

會內解讀

郭興利代表(四川省劍閣縣法院開封鎮法庭庭長):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過去的實踐充分証明,發揮多層面的協商民主,可以化解矛盾,凝聚共識,聚力攻堅。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這迫切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好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統籌把握不同形式之間的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凝聚起來,把改革發展中的矛盾化解下去,形成共識、凝聚力量、鑄成合力,不斷增加人民群眾獲得感。

羅聯峰代表(湖北省宜都市委書記):

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作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優勢的有力彰顯,是黨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保障。

會外連線

裴澤慶(四川省委黨校副校長):

七個“協商”是對我們黨協商民主經驗的充分總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未來,伴隨著協商民主的廣泛運用,特別是邁向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程序化,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將充滿生機與活力。

(本報記者 王明峰)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9日 10 版)

(責編:馮人綦、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