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05: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去年,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的閆麗麗從縣城一家門市部辭職,跑到縣城對面山上呆坐了一個下午。“半年都沒發工資,弟弟妹妹上學、爹媽看病、自己孩子讀書都得要錢,這可咋辦呢?”
如今,記者見到閆麗麗時,她正在飛快地加工電腦配件。她對記者開玩笑說:“我們是按件計酬,你採訪可要付我誤工費哦。”
29歲的閆麗麗初中畢業就開始打工。10多年換過10來個工作,當過服務員、賣過保險,但都好景不長,最短隻干了兩個星期。
去年正迷茫時,她接到了鎮裡電話:“縣裡有個工作機會,免費培訓,優先貧困戶,你來試試不?”
就這樣,閆麗麗來到呂梁航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培訓會上,她和工友們都驚呆了。“一看就不是小企業,光一個車間都比村裡廣場還大哩,這回肯定不怕失業了,而且月收入3000來塊錢呢。”很快,閆麗麗就發現,200多名婦女工友大都來自貧困戶。
這家“大”公司是中陽縣的扶貧幫扶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友企業。中陽縣委副書記孫燕飛指著公司不遠處正在建設的工地說:“那是正建設的呂梁市北航中匯科技孵化器基地,將成為吸納就業的又一個主戰場。十九大召開后,我們中陽將迎來更多大企業,老百姓也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記者 喬 棟)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8日 07 版)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