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04: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10月16日,外國記者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觀看展區報刊了解十九大新聞。 |
在十九大新聞中心——北京梅地亞中心,這幾天已是人頭攢動。各國記者大包小包背在背上,攝像機、照相機挂在身上,很多人看裝扮就能看出具體分工。梅地亞中心對媒體記者來說完全不陌生,每年兩會,記者們都要在這裡度過許多時光。
10月16日這天,趕在十九大開始之前來這裡,我的重點工作不是採訪發布會,而是採訪同行:緬甸主流媒體團。由中宣部、中國駐緬甸使館聯合主辦,中國外文局《中國東盟報道》承辦的緬甸主流媒體十九大採訪活動,來了15個人,浩浩蕩蕩一個團。
“我們這次帶來了緬甸最主流的媒體,既有國有媒體,也有私營媒體,總共11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採訪團團長、緬甸宣傳部助理處長覺澤亞感慨,他印象中,從未組團採訪過其他國家政黨的代表大會,這無疑體現了中國這個鄰居的重要性。“今晚隻要來得及,我們就會把新聞傳回去,今天在晚間新聞播出中共十九大的內容!”
緬甸國際電視台記者楷瑪奈林是個年輕記者,對她來說,這既是第一次來中國,也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這種其他國家的盛事。“我關注的是,這次大會對我們國家來說,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即便對於經驗豐富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中央委員會委員、民盟黨報《民主浪潮》主編埃朱而言,這也是第一次來中國參加黨代會報道。在他看來,緬甸人民對中國的印象越來越好,中緬兩國政黨、政府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多,“這次中國給我們採訪十九大的邀請,是雙方交往的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我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回到緬甸一方面會對中共十九大進行報道,一方面會接受媒體採訪,給大家傳遞關於中國的積極、正面的信號。”埃朱告訴記者,他認為過去5年來,中共已經實施了很多讓中國變得更好的措施。
跟媒體同行聊著天,不知不覺走到了梅地亞中心二樓,瀏覽了一圈,這裡擺滿了介紹中共、中國的圖書,以各國語言文字印刷,十分精美。說話間,發現大家都涌向了大宴會廳,十九大新聞中心的歡迎酒會正在舉辦,500多位中外記者受邀出席。
新聞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這次十九大,受到國際國內媒體的廣泛關注,有3068名中外記者前來採訪報道。對一次成功的大會來說,開放的姿態極為重要。除了現場提供免費食物、酒水和網絡等在內的一系列便利條件外,真正受記者們歡迎的,是場次眾多的新聞發言人新聞發布會和多場記者招待會以及首次開設的“黨代表通道”等。
一句話,滿足記者們的“筆頭”之好,也就是信息需求,正是新聞中心的心願。現場我看到,各大主流媒體都派來了記者,有很多不遠萬裡前來,甚至有媒體一把手親自來採訪。(記者 劉少華)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