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小康可期 幸福可及--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江西日报:小康可期 幸福可及

本报首席评论员 陈建荣

2012年11月15日09:57    来源:江西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了新图景、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孜孜追求。我们党顺应人民期待,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进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时间表”越来越具体。

  全面小康的图景是宏观的,又是具体的。从宏观层面看,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详细描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具体到江西,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10年来,我省取得了“两个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经济欠发达仍然是我们的基本省情,发展不够仍然是我们的主要矛盾,做大“经济蛋糕”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要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我们的步子还要迈得更快一点,各项工作的力度还要更大一些。

  全面小康的感受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感受体现在物质层面。有人说,小康就是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有人说,小康就是有份体面的工作,有份稳当的收入;有人说,小康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有人说,小康就是收入差距缩小,困难群众得到帮扶……无形的感受来自精神层面。“你幸福吗”,这一简单的问句已经取代“你吃了吗”,成为时下人们相互问候的热词。有人说,小康就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有人说,小康就是快乐地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有人说,小康就是有尊严地生活,体现公平正义;有人说,小康就是“文化大餐”更加丰富,“精神食粮”更合胃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康梦想,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共同集合成全社会的小康愿景;每个人都是小康社会的建设者,每个人又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受益者。

  全面小康的任务是长期的,又是紧迫的。从现在起到2020年,仅剩8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8年时间是个“短途”,但并不一定是坦途。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只有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通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后一段路该怎么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倒计时”,蓝图宏伟,前景美好,可触、可感、可期、可及。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现在出发,释放自身的“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力奋进。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李晨阳、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