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改意蕴深长--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张毅: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改意蕴深长

沙 新 连小芳 王建宏

2012年11月11日10:13    来源:宁夏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11月10日,党的十八大代表、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宁夏日报十八大北京报道中心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宁夏人民的热切企盼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

记者:张书记,您好,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您对十八大报告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是什么?

张毅: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主题。我们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

我们注意到,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由“建设”到“建成”,一字之改,“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让人感受到全面小康目标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记者:党的十六大以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这种巨变也印证了十八大报告对全国发展成就的总结。您能否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作一简要概括,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毅: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的基础上,对十六大以来10年的实践历程和重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成果进行了科学概括,伟大成就令人自豪,基本经验弥足珍贵。

我们宁夏与全国一样,过去10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单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出了一些新优势、新特色,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快速崛起,煤炭、电力、煤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累计投资突破1700亿元,年均增长40%左右,已成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业日益发展壮大,全区综合实力跃上一个大台阶,富民兴区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10年来,宁夏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两番以上,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元台阶。其中,生产总值翻了2.5番,年均增长1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了2.3番,与全国平均水平缩小23.2个百分点,人均GDP居全国排位由第25位上升到16位,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7.3倍,年均增长26.5%。

特别是国家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标志着我区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家还明确将中阿经贸论坛上升为中阿博览会,这是对三届中阿经贸论坛的充分肯定,为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此外,宁夏的发展变化还突出表现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等方面,这些都印证了十八大报告对发展成就和经验的总结。

宁夏这10年来发展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今后,我们将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巩固成绩、开拓进取,推动宁夏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上下更大工夫,我们有必胜的信心、也有坚定的决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记者: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宁夏各族人民的共同企盼,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为实现这一目标指明了方向,您认为当前应该在哪些关键点上实现突破?

张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宁夏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省区来说,人民群众的愿望更为强烈,任务也更为艰巨。

宁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但最突出的是要解决好和谐、富裕的问题。和谐,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增进宗教和顺,崇尚诚信友爱,促进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富裕,就是要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开创富民兴区新局面。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与提高居民收入同步、与社会和谐稳定同步、与改善生态环境同步、与改革开放同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上下更大工夫,力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民生指标达到全国上游水平,到2020年全区总体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和关键点都在中南部山区。

西海固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生存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方方面面的艰苦努力,已经有100余万贫困群众从“苦瘠甲天下”的地方搬迁了出来。在谋划“十二五”规划时,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要将仍然生活在不宜生存、不宜发展环境里的35万贫困群众,用5年时间搬迁出来,再用5年时间帮助其脱贫致富。在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目前已建成生态移民安置区121个,移民住房4.2万套;搬迁定居新村66个,安置移民11万人。

除此之外,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区还有65万贫困人口。所以,我们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把35万生态移民和其他65万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两场硬仗一起打、两个成果一起要。我们将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创新扶贫方式,突出增收致富这个核心,突出产业扶持这个关键,突出生态保护这个前提,突出公共服务这个保障,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统筹推进。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这些年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必胜的信心、也有坚定的决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决不拖全国的后腿。

记者:专家学者认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黄河善谷”理念是对慈善理论的一次创新,推动了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进步,您如何评价目前“黄河善谷”的进展情况?

张毅:我们从宁夏一些地区残疾人集中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打造“黄河善谷”的构想,在贫困带上建设慈善产业园区,倡导在宁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就是“行善”,让企业家、慈善家在宁夏投资发展、名利双收,吸引企业和公益慈善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为残疾人和特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机会、开辟途径。目前宁夏已在贫困带上兴建了弘德、立德、厚德、同德、圆德、吉德6个慈善产业园区,入驻企业45家,项目投资达182亿元。

打造“黄河善谷”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和民政部及有关方面的关怀重视,得到了广大企业家、慈善家的热情参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是宁夏的优势,也是宁夏最好的名片

记者:处理好民族关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宁夏被认为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在这方面,宁夏有什么经验?

张毅:社会和谐稳定,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前提和保障。实践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更不用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样的宏伟目标了。抓团结稳定没有禁区,必须理直气壮地抓,旗帜鲜明地抓。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是宁夏的优势,也是宁夏最好的名片,这是我们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些年,一些中央企业、大型企业进驻宁夏、落户宁夏,一些企业家愿意来宁投资、愿意与我们合作,中阿博览会永久会址设在银川,国家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好多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企业看好宁夏、来宁夏投资兴业。在与方方面面人士的交流沟通中,我们感到他们最看好的就是宁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这一点。

当前我区政通人和、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社会大局稳定,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形势,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始终牢记第一责任,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时俱进地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全面小康创造良好环境。

记者:您一直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建设将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

张毅:只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提供坚强保证。

十八大报告对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将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进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自觉保持一致。

努力让全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使人人有盼头、人人有劲头、人人有作为

记者: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美好。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从哪些方面着手,让宁夏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张毅: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美好。

这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区民生大为改善,但全区的民生水平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全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91元、4231元和1567元,加之城乡、山川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中南部8县(区)人均GDP仅为川区平均水平的22%,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川区平均水平的55%。

我们将按照十八大的部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落实民生计划,认真解决群众迫切需求的民生问题,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全区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宁夏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这些年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宁夏这个素有“苦瘠甲天下”之地,变成一个“幸福享誉天下”的美好家园。宁夏既有“苦瘠甲天下”之称,也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这讲的是宁夏的不平衡性。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山川协调发展、全区百姓共同富裕的目标,全区640万回汉各族人民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充满期盼、充满希望。我们党委、政府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有效的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希望变成信心,期盼变成行动,使人人有盼头、人人有劲头、人人有作为。通过扶贫攻坚战略,解决好1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通过打造“黄河善谷”,兴建慈善产业园区,使42万残疾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进城务工、新农村建设、农村低保等措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增强企业效益,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企业劳动报酬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创业,努力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低收入者转变为中等收入者;通过提供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让先富起来的人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使各方面的群体都对未来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充分发挥,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都能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能充分涌流。

我们将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力量,把宁夏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