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社评:高举伟大旗帜 奔向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献词--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新华社社评:高举伟大旗帜 奔向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献词

2012年11月06日09:1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人类历史上,总有一段历程会因深刻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而光芒四射,总有一些时刻会因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而永载史册。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崇高使命、走过91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关键时刻,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2012年,因为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总结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过去5年来党治国理政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未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是衡量历史的坐标。只有将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置于30多年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之中,置于新中国63年来不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之中,置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的91年奋斗史之中,才能更加深刻理解这十年的特殊历史地位,才能准确把握其对国家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

时间将会铭记,挑战世所罕见,中国经历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时期。回首十年前,刚刚“入世”的欣喜顿遇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冲击;与中国经济20多年高速增长伴随的,是城乡区域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社会矛盾多发交织,“中等收入陷阱”若隐若现。十年间,非典疫情不期而至,汶川地震突然来袭,国际金融危机惊涛拍岸……

时间将会铭记,十年风云激荡,中华民族牢牢抓住了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年间,在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仅为3.9%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达10.7%,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跃居世界第二,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十年奋勇前行,中国探索着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十五”、“十一五”规划目标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民生进程不断加速,社会保障广泛覆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呈现全面发展、协调推进的良好态势;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取得历史突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赢得世界喝彩……十年发展丰硕成果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复兴之路。

发展之势磅礴豪迈,辉煌成就寰宇赞叹。个中奥秘,绝非简单几个数字可以概括。十年的昭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深刻洞悉国内外复杂形势,准确把握机遇与挑战的辩证关系,着力推动发展理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作出了“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的战略判断,廓清了对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总体认识,明确了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奋斗目标。

科学判断带来的不仅是信心,还有沉着应对风险挑战、抓住用好历史机遇的战略谋划。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未来的根本保证,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破除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高地举起,必将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坚定向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中续写精彩中国故事,再创无愧于时代、历史的卓越功勋。

铸就历史辉煌关键在党,奔向未来希望关键在党。作为引领13亿人民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现在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到40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党的历史上又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重要时刻来临之际,我们深信,肩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托的2200多名代表,一定能不负重托认真履职,齐心协力把党的十八大开成一个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预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张湘忆(实习)、朱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