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转型有利世界经济发展--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转型有利世界经济发展

2012年11月06日16:5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中国经济转型有利世界经济发展——访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及时采取了明智之举,致力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拓展内需。他说,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随着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内需增长成为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保持这一趋势。比如,大量农村人口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养老金水平提高,医疗和社会保障拨款不断增加。其最终目的是消除城乡生活差异,这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

“对中国经济来说,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集约型增长是必由之路。”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中国面临能源资源缺乏与人口老龄化相叠加的挑战。他建议,中国应关注劳动力价格上涨、能源和资源需求巨大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经济要增长,能源消耗就会相应增加。但由于资源有限,能源的消耗不可能无限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应用节能技术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从小学到大学,中国各级政府为国家教育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因为中共领导人明白,只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才有助于推进从低效发展到可持续增长的转型。

他表示,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快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政府为大企业制定了能耗标准。此后,中国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潮汐能开发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技术创新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手段,绿色增长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正确方向,而充满活力的经济互动和共赢合作为中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自身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同时也从整体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新华网莫斯科11月6日电 记者魏良磊 伊戈尔·谢列布良内)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吴斌(实习)、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