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长江日报:电视问政先把20秒的话说好

刘洪波

2015年07月10日08: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电视问政:把20秒的话说好

电视问政,仍然犀利。短片曝光的问题,照例有及时回应。

直播的同时,仍有多渠道供市民反映问题,现场时间有限,每场只能念两三条。主持人每场还邀请市民场外投票,很热忱。我理解,这不是为吸引人气,而是要促进解决更多问题、让群众直接评价政府。既如此,我建议每次问政时市民反映的问题,半年后再次问政时报告转交和办理的情况,形成惯例,必能更获市民支持。

问政现场评测之前,每位责任人各有20秒说话。这是重要的机会,责任人此时不是回答提问,而能自主说些什么。说什么呢?补充说明问政中涉及的事情,谈谈做了些什么和还要做些什么,说说对履行职务的想法,都可以。

看得出来,这20秒,责任人都是有备而来,说的多流畅,有文气,甚至“文艺”,有的还可以说相当精彩。但仍有人不及说完,也时见包装过的套话、打磨过的官腔,大失“关键20秒”的要义。

20秒也许不足以扬长,要用来暴露短处却够了。这20秒讲话,应该精心准备,应该郑重对待。准备些什么内容,见仁见智。但不管要说什么,至少要让人感到是在说话、在交心,而不是在讲话、在背书。

套话可以千变万化,官腔可能千姿百态,但无不是精彩其表、贫乏其里,貌似生动、实则无味,人们一听就能听出来。有些四言八句、排比对仗,写成材料可能好看,读起来还可能朗朗上口,但面对电视观众,面对人民群众,首先就味道不对,过不了耳朵关。

怎样说话,代表着怎样思考。就算心口不一,怎样说话仍能反映你在意谁,在意什么。电视问政是个高台子,看的人有官有民、以民为主。群众要听真诚的话、接地气的话,领导也不会觉得把套话打磨得精致是什么好本事。

文风体现作风,“话风”是口头化的文风。不穿靴戴帽、因袭周全、变着法子搞包装,说直话、道真情、接地气、见本心,从20秒做起,怎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