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治水兴水看新疆丨吉尔格朗河:从“防洪痛点”走向“幸福画卷”

2025年08月12日08: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22

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 (马那甫)初秋时节,漫步在新疆伊宁县吉尔格朗河幸福河湖中心公园,碧波荡漾,绿树成荫,市民们或沿亲水步道散步,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一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伊宁县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吉尔格朗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打造集防洪安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幸福河湖示范工程,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能”。

图为吉尔格朗河幸福河湖中心公园一角。人民网 马那甫摄

幸福河湖:从“防洪痛点”到“生态亮点”

“吉尔格朗河是伊犁河的一级支流,也是伊宁县各族群众心中的‘母亲河’。过去受季节性洪水冲刷,岸线破损、水土流失严重。”伊宁县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服务站党支部书记孙西宁在幸福河湖中心公园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作为新疆首个国家级幸福河湖示范项目,伊宁县对吉尔格朗河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我们通过生态护岸修复、岸坡绿化、智能监测系统建设,实现‘上防流失、中优滨水、下修生态’的目标。”孙西宁指着治理一新的河岸说。目前,项目已完成生态护岸修复4.3公里、生态护坡修复12.6公里,河湖岸线稳定性显著提升,水源地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天数比例超过90%,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95%。

沿河打造的30公里生态绿廊,将中心公园、青年渠河长制公园等景观节点有机串联,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以前这一片都是杂草丛生的河滩地,岸坡也破损严重。”正在河边散步的居民赛布丁·赛地丁告诉记者,“现在完全变样了,环境美了,我几乎天天都要来这儿散步。”

图为吉尔格朗河渠首。人民网 马那甫摄

渠首升级:筑牢灌溉根基 赋能乡村振兴

在距县城10公里的吉尔格朗河渠首,新修建的泄洪闸、冲砂闸巍然矗立。这座始建于1984年的中型水闸,经2024年除险加固后焕发新生。伊宁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水利服务站站长李玉立介绍:“工程实施后,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引水流量达6立方米每秒,保障下游4个乡镇9.5万亩农田灌溉。”

同步实施的吉尔格朗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对29公里渠道进行衬砌修复,并配套信息化监测系统。“改造后,灌区年节水量近200万立方米,亩均增产150公斤,农民亩均增收300元。”李玉立算了一笔经济账。

文化赋能:从“共护一河水”到“同享一片绿”

吉尔格朗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1842年,林则徐曾在此倡导各族群众共修水利,留下民族团结的佳话。如今,伊宁县将水文化融入河湖建设,通过景观提升、文化展示,让“母亲河”成为传承历史的“活化石”。

“我们不仅要治水,还要‘兴水’。”孙西宁表示,未来伊宁县将持续推进吉尔格朗河二期工程,打造“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的幸福河湖标杆,为边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伊宁经验”。

(责编:宋美琪、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