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支队潜水员、一级军士长陈翔——
杨 捷 朱一未
2025年08月03日08: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深夜,海面如墨。只听“哗啦”一声,两个身影探出水面,月光映衬下,水兵臂上的海军军旗分外鲜红。
“1,2,3……”海军某支队潜水员、一级军士长陈翔心里默念着。他想看看,眼前这名潜水新兵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平静。
“班长,我还是有点慌……”半分多钟的沉寂后,上等兵许泽权吐露心声。第一次参加夜潜训练,小伙子难免有些紧张。
“深呼吸。”这名有着27年军龄的老班长,并没有急于解答疑问,而是一边说着,一边帮徒弟脱下沉甸甸的装具。
安静的港湾依旧忙碌,其他几个小组仍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训练。陈翔坐在另外一头,看着战友们深潜。“班长,待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你不怕吗?”许泽权还没完全回过神来,他只记得,下潜时那如墨的黑,和自己急促的心跳声。
“大海里,呼吸就是你持久作战的‘开关’,既可以帮你调整心态,也能帮你调节状态。”陈翔讲起其中奥秘,“呼吸过快容易消耗体力,呼吸太慢又不利于作业。越是心急,越容易自乱阵脚。”
“说起来简单,但只有关键时候逼自己一把,才能真正激发你的潜能。”月光下,陈翔讲起了曾经的故事。在战友眼中,这名湖南老兵胆子够大,心却像压铅一样稳。其实,潜入大海,人类的天性也会让他慌张、迟疑,直到军港码头里的一次紧急救援,才让他突破了极限。
那年,码头的施工场地意外坍塌,一名工人不慎坠海,生死不明。闻讯,恰巧在附近训练的陈翔当即冲向事发现场。此时,海水已经开始涨起,暗流随时可能把人卷走!
“安全绳拿着,我下头水!”顾不得复杂的水下环境,陈翔三下五除二地背起潜水装备,毫不迟疑地跃入水中。下潜,再下潜……海水不住地翻涌着,似乎要将一切都卷走。
吸气,呼气……危急时刻,陈翔一再告诉自己。凭着对水体的感知,他在黑暗中艰难地搜寻目标。万幸,工人并没有被暗流冲远,但却也被坍塌的墙体牢牢压住。生死瞬间,陈翔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的呼吸气嘴塞到工人嘴里。10秒、20秒……陈翔默数着自己的憋气极限,争分夺秒地清理碎石。少顷,废墟松动,陈翔又将安全绳绑在工人身上,双脚全力下踩,两人成功上浮!
上岸后,陈翔瘫倒在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当听闻落水工人恢复生命体征时,陈翔心中的巨石也随之落下。
“动听的旋律有很多,但对于潜水员来说,深呼吸是最安心的韵律。”二十余载,陈翔时而与黑暗较量,时而与险情作斗争,时而在刺骨海水中搏击风浪。千余次的水下训练,近万小时的潜水时长,陈翔用一次次深潜,讲述着“敢下头水、以命换命”的勇气与责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3日 06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