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缅怀“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 >>其人其事
铁嘴丹心――记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理论教员方永刚(上) (2)
本报记者 邱曙东
2007年04月03日17:42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方永刚“锁定”一条路子: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深入浅出的方法,浅显易懂的语言,写出来讲出来,变成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信得过的理论思想武器。方永刚认为,群众接受真理只隔一层“窗户纸”,看你怎么巧妙揭开。

  为捅破这张“纸”,方永刚每次作报告、搞辅导或讲课前,都要做一番调研,把一把上课对象的“脉”,了解官兵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2000年,部队开展官兵人生观、价值观、使命观教育,他和同事一起到海军部队搞了5000份问卷调查,撰写了4万多字调研报告,为讲授党的创新理论做到心中有数。

  2003年,部队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官兵思想比较活跃,有的怕影响进步,有的想提前转业,有的想进上级机关,这些思想动态都被方永刚在辅导之前触摸到了。

  因此,方永刚讲课时,总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讲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的道理时,他把鸦片战争后100年的中国,比作像一个被强盗盯上的“营养不良症患者”,因身体虚弱而经常挨打,打败了就要向对手输血,因输血致使自己更弱对手更强……寥寥数语,形象揭示了中国100年屈辱史的关键所在。

  在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街道,方永刚给百姓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说,“和”是一个“禾”加一个“口”,就是要有饭吃,这是物质基础;“谐”是“言”加一个“皆”,就是人人都能表达意见和想法,这是精神追求。有了这两个基础,社会才能和谐。这些精妙注解,让在场的听众发出会心的微笑。

  在沈阳军区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方永刚应邀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辅导。课后走出会场时,二队的一名学兵集合迟到两分钟。当着全体人员的面,队长没容其辩解,就把他批得面红耳赤。这一幕恰好被方永刚看到。学兵走后,他把队长叫住:“队长,那位小伙子刚才因为给大家扶门才集合晚的,你这样当众批评人家,不妥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体现在平时关心爱护战士上,即使偶尔的批评也要注意合适的方法。”一席话让基层官兵懂得,贯彻科学发展观,原来就在你我身边。

  方永刚甘当“理论翻译”,“嘴巴”功夫也不是与生俱来。这种“辩才”的底蕴还要追溯到他的大学生活。1981年,他高中毕业考上复旦大学历史系,住在学校6号宿舍楼的227室,而当时的新闻系辅导员、如今已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秦绍德教授宿舍与之相隔只有5个门洞。回忆起当年复旦的“辩论”文化,与方永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记得,那时“总有个人一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一手指向前方,说话嗓音宏亮,到激动时还扭动一下脖子,如此姿势被人冠以‘列宁式’的雅号”。这个人就是方永刚。记者日前在北京301医院见到他时,一提及复旦大学,他就滔滔不绝:我梦魂牵绕的母校,提供了任我遨游的知识海洋,那么多书啊,仅历史资料室就有那么多珍本、善本、绝版,我一头扎进去就什么都不管了。因为与上海的同学一接触,就发现自己孤陋寡闻,所以发愤读书,两年读下来,到第三年才敢堂堂正正地站在上海同学那些“铁嘴”面前跟他们辩论。

  少讲正确套话,解扣解闷解渴

  “如果把党的创新理论比作花,少数人可能会‘雾里看花’,我要为老百姓拨开这团迷雾,让他们真实感受花的美艳与芳香”

  ———主人公语


  “同行是冤家”。可大连市讲师团成员被方永刚深深折服了。

  一次,方永刚随讲师团在海岛上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报告。“小平同志讲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方永刚话匣子一开,一个村民“噌”地站起来说:“可现在大款一天比一天多,为什么很多人还没有跟着‘共同富裕’呢?是不是这个理论有问题?”

  方永刚最喜欢互动。面对村民的提问,他没有回避。群众的问题越尖锐,证明大家考虑得越深入,回答起来也越来劲。他要把群众的思想误区“拽”回来!

  他喝了一口水,先拿自己“说事”:“我首先要说的是,邓小平理论完全没问题。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我这个穷孩子上不了大学,当不成兵,更谈不上当大学教授。”

  接着步入正题:“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是有个大背景的。当时中国存在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状,提出这个设想需要很大勇气和魄力。大家想想,别说当时了,就是现在,咱们是不是还有些人抱着‘宁可共同挨饿也不愿他人比我强’的思想呢?如果没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怎么能带动经济发展呢?怎么能有今天咱们国家取得的成就啊!”

  村民开始你看我我看你,有人颔首称是,有人交头接耳。

  方永刚趁热打铁:“之所以还没完全实现共同富裕,是因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像你们面前只有一碗水,要解几百人的渴是做不到的,最多只能湿湿嘴唇、润润嗓子。”

  一片寂静后,那个提问的村民还是不依不饶:“现在不少暴富的人出了经济问题,被抓了起来。这不和邓小平的那个理论有直接关系吗?”

  方永刚提高嗓门:“这个问题问得好!现在确有这种情况,一些人通过不合法手段达到了‘先富’,有些人认为这是小平同志那句话鼓励的。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先富的人必须是通过劳动致富合法致富,不仅要先富,还要带动其他人。”

  “至于后来出现一些人通过不法手段富起来,那只能说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问题,而不是小平同志这句论断的原因,更不是小平同志希望看到的情况。你刚才说,一些非法致富的人被抓起来,不正表明了我们党在致富问题上的态度吗!”

  “是呀是呀。”全场议论起来。另一个村民站起来说:“你刚才讲得很在理,我明白了。你说中央解决贫富不均问题会出什么招呢?”

  方永刚说:“招数很多哩。你们从电视上看到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是;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是。就拿咱们农民兄弟来说,除了完全免除农业税之外,还要给种地农民大量补贴,不都是吗?”

  全场爆发热烈掌声。报告会后,有人跟方永刚说:老百姓提问题提得痛快,你这个教授答得过瘾,句句在理。

  方永刚说,写书讲课都要到位有用。因为这样,他的每次报告和辅导做到了“解扣”、“解闷”、“解渴”。

  方永刚的学生说:他像一部百科全书,打开它,就被一个精彩世界所包围;

  方永刚的听众说:他像一只辛勤蜜蜂,将党的创新理论的花粉传到群众心中;

  方永刚自己总说:党的创新理论有魅力,我的课才有说服力。

  这就是“铁嘴丹心”方永刚“拿住”人的“密钥”!
【1】 【2】

来源:解放日报 (责编:李静)

 相关专题
· 缅怀“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
 相关新闻
· 经济日报:学习方永刚精神 [2007-04-03 09:40:08.413807]
· 内蒙古日报:人民需要这样的理论工作者 [2007-04-03 11:29:55.884299]
· 把生命定格在冲锋的姿态 [2007-04-03 14:05:19.283689]
· 中国纪检监察报: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学习者实践者 [2007-04-03 15:53:00.911159]
· 工人日报评论员:用激情点燃自己照亮他人 [2007-04-03 08:37:34.087857]
· 激情燃烧的生命 [2007-04-03 09:47:51.102235]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户名:
密  码:
        到强国社区注册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