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為民族而戰 為祖國而戰 為尊嚴而戰

2025年09月03日07: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浮雕《一二九運動》,作者馬天羽、宿志鵬,現展陳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14年,5098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烽火。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為尊嚴而戰,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血戰沙場,以身許國,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

  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庄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

  微光成炬,萬眾一心,不分地域,無論老幼,同心同德一戎衣。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史書動人處,是普通民眾最朴素的民族大義。

  “咱沒錢沒槍,可咱家有人,在打鬼子這件事上,絕對不能含糊!”一位名叫鄧玉芬的母親,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獻出了生命。

  陝西延安,觀看完人民抗日劇社的一場演出,一位年輕人站起來激動地高喊:“打死日本強盜!打倒殺害中國人民的凶手!打回老家去!”全場觀眾齊聲重復他的口號。在場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后來感慨:“我強烈地感受到了充滿活力的希望、熱情和人類不可戰勝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敵后戰場,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以及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推動形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凝聚起堅不可摧的磅礡力量,最終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80年過去,歷久彌新的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承賡續,深深融入國人血脈,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3日 14 版)

(責編:薄晨棣、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