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七一视频>>图片新闻

穿越秦岭(走基层·一线见闻)

2012年12月12日08: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秦岭——1600公里的庞大身躯阻断了南北气流,成为中国江河及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成为长江、黄河流域之间难以逾越的交通屏障。

西秦岭隧道被称为兰(兰州)渝(重庆)铁路的“天堑咽喉”。穿越了秦岭就征服了蜀道,正所谓“西秦岭隧道通,则兰渝铁路通”。

12月9日上午,记者从四川广元出发,到西秦岭隧道并不算远,却行进了8个小时,特别是进入秦岭腹地后的50公里,整整花了5个小时,如同步行。在建中的兰渝铁路、武罐高速公路穿行峡谷,狭窄路面上的飞扬尘土和频繁错车让前行更加困难,途中还遇炸石作业,不得不停车等待。

下午4时,终于抵达西秦岭隧道口,天上零星地飘落着雪花,穿着棉衣的我们乘坐轨道车向洞内进发,隧道时宽时窄,车速时快时慢,车轮与铁轨的巨大碰撞声经隧道环绕后震耳欲聋,黑暗中我们被摇晃着颠簸前行,司机刘桂林(图②)说,从洞口到前方工地有18公里,开车需2个小时,行进中,闷热潮湿感不断增强,相机镜头开始起雾,脱剩的最后一件背心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快湿透,西秦岭隧道项目部书记黄春晖说,高温是因隧道内有7000千瓦的机车连续工作散发热量所致,每进一次隧道就像穿越了一次春夏秋冬。

隧道最深处有不少积水(图⑥),中铁隧道局的建设者正忙着TBM掘进初期支护(图①)。高温难耐,不少工人光着膀子作业。衬砌班工人邓鑫(图⑤)说,孩子老婆都在四川老家,每隔两月给家里寄钱,小孩上六年级了,数学挺好的。刀具修理工杨天全(图③、④)插话说: “这里吃的饭菜很合胃口,价格也不贵,四人住一房间。” 

在最大埋深1400米的隧道里,操作隧道掘进最先进设备的是一些朴实无华的青年员工,他们每天接触的是关于TBM的大量英文资料。在西秦岭隧道里他们发明了6项技术专利,创造了两项世界掘进纪录。最先实现连续皮带机整体转场及正洞连接斜井出砟作业(图⑦)。

长年转战崇山峻岭,造就了他们大山一样的品格——坚韧、担当、沉默。有的分了新房却没时间居住,孩子辗转数日到达工地见到陌生父亲时吓得哇哇大哭,有的带病攻克复杂地质难关30多岁便牺牲在工地的论证会上……

中铁隧道局西秦岭隧道项目部的总工程师郑孝福说,当年看到招聘单位在北京,且为“央企”,便笃定地签了手续,不料却被分到了渝(重庆)怀(怀化)铁路建设工地,一头扎进了隧道里,“至今也没从隧道里出来。” 

前不久,几位慕“央企”之名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在西秦岭隧道幽深的隧道口边看了看,便拎着包走了。

西秦岭隧道是中国铁路第四次穿越秦岭,也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TBM掘进距离最长的铁路隧道,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为双洞单线隧道,隧道长28236米, 2008年8月开工,工期6年。

兰渝铁路全长约820公里,总投资829亿元,跨越甘陕川渝四地。建成后,兰州至成都和重庆的铁路运输距离将由现在的1172公里和1466公里分别缩短至836公里和820公里,客运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7.5小时和22小时分别缩短至7.5小时和6.5小时。(记者 雷声摄影报道)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