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假材料骗拨款”再证监管沦陷

江宇

2016年06月22日17: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得知国家对新兴节能环保项目的财政性补贴力度较高,新洲一家从事粮食收购的老板,先后对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的四名“关键人物”展开“公关”,通过伪造的资料骗得720万元财政拨款。这名老板获刑12年,曾被他“公关”的四人也先后落马。(新华网 6月21日)

利用一份伪造的项目申请报告,邹某轻而易举便“骗”到了720万元的财政拨款。在国家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倡积极研发新兴节能环保项目的背景下,此事件的恶劣性质自不必多言,不仅打击相关行业领域内企业的积极性,也是在财政资金里“打洞”、向纳税人兜里掏钱,最终损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群众利益无小事,损害群众利益者终是自取灭亡。这不,天网恢恢之下,邹某及其“公关”对象全部落入法网,可谓大快人心。可从报道得知,目前尚有320万元的被骗资金未追回,事已至此,余下几百万的资金能否全额追回事小,事件所暴露出的监管问题却不容小觑。不得不说,在资金、厂房等多项条件均达不到申报要求的情况下,邹某依然能够凭借伪造的银行资信证明、环评文件、土地证明等材料骗取巨额拨款,其“公关”作用不小,但监管的缺位无力也难辞其咎。

众所周知,申请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有严格的程序,从材料的申报到资质的审核认定,再到资金的拨付使用、项目验收、后续审计等,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按正规渠道获得拨款实属不易。可从近年来曝光的骗取财政拨款资金案件来看,要么是企业对官员层层“公关”,以致各项申报审核程序在权力庇护之下一路“绿灯”;要么是官商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往往是官员在前使用权力开道,商人则在后利用“空壳项目”“伪装产品”套现,双方“闷声发大财”,你好我好大家好。说到底,让所有程序皆屈服于官员手中权威的,是监管的“沦陷”。监管漏洞提供可乘之机,道道审批皆成“纸老虎”,层层把关也不过是“花样子”,财政拨款资金“跑冒滴漏”在所难免。

形形色色的“骗补”乱象,倘若得不到有效整治和预防,即便出台再多的行业补贴或惠民补助政策,落实过程中也终难避免“雁过拔毛”的困境,再多补助资金也难以逃脱被骗取蚕食的命运。因此,一方面,要完善财政补贴资金的预算、审批、划转、审计等相关机制,加大对申报条件、资质审核、拨款数量、使用去向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力度,从源头上堵上“骗补门”的隐蔽通道;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监督和问责机制,进一步织密权力权限的笼子、发挥审计监督的威力、强化惩处问责的力度,让官员也好、企业也罢,都不敢对财政资金动“小心思”、打“小算盘”,让所有的违规违法行径皆无地藏身、无处可逃。唯其如此,政策红利才不会沦为官商“腐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