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谨防“愧疚”成为官员避责的口头禅

安子州

2016年06月12日16: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6月7日20时,西安“市民电视问政”活动第二期在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本次问政单位接受提问。问政现场从西安市食药监局局长吕强到各部门负责人、区县食药监局局长说得最多的话是“很愧疚”“很自责”“很难过”。(6月9日西部网)

由于现场观众及场外网友对回答不满意,认为有推脱责任之嫌,满意率一路走低。整场场内63.68%不满意,场外73.68%不满意。对于整场问政,场外网友“远方的诗”说,吕局长一直在推卸责任。对此,吕强说,事情做错了肯定要承认错误,接受网友的批评。

不难发现,“问政”现场,群众做“考官”,干部当“考生”,把一个个突出问题活生生地展现在千万电视观众面前,让官员既有“如坐针毡”又有“红脸冒汗”甚至“捂脸痛哭”。无疑,这种不怕“自曝家丑”,敢于“自加压力”,确实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整改问题的决心和魄力。

但面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被“揭丑”时,从西安市食药监局局长吕强到各部门负责人、区县食药监局局长,以“很愧疚”“很自责”“很难过”作为自身“为官不为”的挡箭牌,确实令人感到有推责之嫌。诚然,面对镜头,官员勇于认错的举动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必要之举。但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面对镜头,那么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

另外,有些官员虽然面对电视镜头承诺得“响当当”,但之后落实“空荡荡”,群众所问的一些问题反复出现,一些问题不但未能及时解决,反而更加恶化。也正是如此,舆论质疑一些官员说起来是“要想台上不流汗,就得台下多流汗”,可事实上“台上的汗流了也白流”。

“电视问政”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要解决实质性问题,落实才是王道。也就是说,官员不光是台上“掷地有声”就了事了,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问”去“落实”,如果只是走走形式,设计好“台词”抑或台上流汗、台下逍遥,“这耳听那耳冒”,那么电视问政难免成为形式主义,老百姓就会越问越生气、越问越失望。

因此,要想不让电视问政沦为新的形式主义,必须做到“问政重在问责”。因为,只有将问政与问责紧密结合,问政要动真格,问责要追究到底,该处理人就处理人,该摘乌纱就摘乌纱,这样才能树立问政的威力,打造政府的公信力。此外,既要通过电视传媒打开大门吸引公众参与,又要把干部的政绩与百姓满意度结合在一起。

电视问政只是“药引”,落实才是去病根的“良药”。当电视问政陷入一种形式化思维时,公众当然不满意,他们不仅要看到一次动真格,而且要看到常态化,他们不仅要看到表面上的热闹,而且还要看到制度化。如此,“电视问政”才能永不落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