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知之深 爱之切》一书收录了习总书记当年在正定工作期间重要的讲话、文章和书信。细细回味,其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里行间都展现了习总书记坚定的政治品格、诚朴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笃定的实干精神,体现着领导者巨大的影响力。
在工作中,尤其是与领导接触上,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同样一句话,有的领导说出来,大家会觉得是“一言九鼎”,有的却是“一文不值”。领导在下属、人民群众的眼中,概括起来存在四个层次:厌而恶之、敬而远之、亲而近之、怀而念之。这种差异之所以存在,究其根本在于领导干部的“影响力”不同。
领导干部的“影响力”指的是领导者在领导的过程中,有效改变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或力量。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权力性影响力,一个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与领导干部的职务紧密相连,源自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具有刚性特征。当一个人被赋予了某种权力的同时,即被赋予了一定的影响力。被领导者的服从,或是心甘情愿,或是被逼无奈。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交往中自然产生的,是一种内在力,源自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具有柔性特征,它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认可度。
可以说,一个领导干部影响力的大小是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综合。如果领导干部能够在“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上,很好的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工作目标是很容易实现的。尤其在时下,领导干部的“权力性影响力”正逐渐减弱,而“非权力性影响力”正逐渐增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学会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做到能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不使用“权力性影响力”;先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后使用“权力性影响力”。那么,领导干部该如何提高自己非权力性影响力?笔者认为,要注重三种“力”的培养,即能力、魅力、情感力。
能力“产生”影响力。领导干部的能力与其职位密切相关,能力越强,职务越高。同时,领导干部的能力也会影响其影响力,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能力越强,影响力越大;能力越小,影响力就越弱。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从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入手,主动熟悉自己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增长学识,具备熟练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让被领导者视为榜样,为之叹服,久而久之会提升自己在工作中的影响力。
魅力“增加”影响力。常言道,“一个好人不一定是个好官,但一个好官必定是个好人。”做官,做到百姓心中,不仅是因为官有能力,更是因为其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来自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人格素养、知识水平、人生态度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一要推崇“德”,理想信念坚定、思想作风优良、道德品质高尚;二要恪守“廉”,廉洁自律、洁身自好、公正廉明;三要注重“勤”,夙夜在公、勤政为民、尽职尽责。巨大的人格魅力,无形当中会增加领导干部的影响力。
情感“凝聚”影响力。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关系不单是规定上的隶属关系,更是一个大家庭的“亲朋关系”,两者不仅是工作上的接触,也有情感上的交流。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要注重其他工作人员的情感需要,尊敬老干部、关心下属,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增强团队意识和归属感,产生“士为知己者用”的效果。与领导干部“亲而近之、怀而念之”的深厚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而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培养起来的。领导干部要热情对待、帮助、培养部门工作人员,用自己的真情实意获得大家的认同和尊重。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领导干部的影响力也来源于此。作为人民群众的干部,必须谨记自己的使命,坚决与“官本位”思想划清界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到老百姓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用实际行动化解民忧民怨,当好人民的“贴心人”“勤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