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对“贪赃只为静静欣赏”别一笑而过

郑端端

2016年05月23日16: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日前,大型国企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显明被指控贪污受贿百余万元,但是庭审中,刘显明的辩护律师却称,刘受贿是因为家庭困难,受贿的钱大部分也用来给儿子看病。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v)记者盘点发现,这些年,用奇葩理由狡辩自己贪污目的的案例比比皆是,“担心自己晚年生活”、“受贿钱财只为静静欣赏”、“替国家保管钱财”等理由让人啼笑皆非。(5月20日 法制晚报)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贪官在“东窗事发”后都极力为贪腐行为辩护,涌现出了千奇百怪的奇葩理由,比如,“家庭困难、为儿子治病才受贿”、“担心自己晚年生活”、“怕得罪领导才收钱”、“替国家保存钱财”等等,更让人诧异的是,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原副厅长李友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重达40公斤的现金搬运至“黑金库”,劳心费力,目的竟然只为了“静静欣赏”。不仅不符合贪官“独自偷欢”的常态,如此荒谬借口,不禁纳闷,这是在考验法官的智商吗?还是脑袋被驴踢了?心虚了?亦或他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可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但是,对贪官这些充满笑点的“静静欣赏”,还真不能当笑话,一笑而过。这说明贪官们在与反腐者的较量中,越来越“得心应手”,城府越来越深,撒谎也“面不改色,心不跳”,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试图博得世人的同情,或者编造千奇百怪的“贪腐借口”糊弄搪塞。其实,他们费尽心机,目的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将自身错误归咎于外因,将责任“一推三六九”,根本不关自己的事;二是将“违法违纪”粉饰成符合情理,至少符合“人情”,以此来美化、遮盖错误。对于此类行为,官员恐怕是“瞒得过初一,瞒不过十五”,这些“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把戏定然逃不过法律的惩戒。

贪官站在被告席上,没有往昔的“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气场,只能装出一副“弱者”表象,用各种“奇葩”理由来狡辩,其目的不外乎就是企图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避重就轻,减轻罪责,是典型的欲盖弥彰、“狗急跳墙”。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同时,贪官的奇葩借口也侧面说明了官员也越来越会装,越来越会“演戏”。这是不得不引起警醒的地方。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折射出的是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贪官之所以会有上述侥幸心理,还是党性修养不够,理想信念滑坡,纪律意识松懈的缘故。党员干部万不可把贪官奇葩的辩解当笑谈,一笑而过,更应反思、警醒,防微杜渐。一方面要揭穿“静静欣赏”背后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拧紧“总开关”,强化守纪律、讲规矩的意识,严守“红线”,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把握自己,管好自己,强化自我约束,自觉查找问题,剜除思想上、作风上的“腐肉、烂肉”,还自己一个健康的肌体。

贪官在身陷囹圄时,用“孝心牌”等来自我辩解真是语出惊人,可惊人的不仅仅是贪官私欲的暴露。我们知道,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此,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进一步简政放权,厘清权力边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发现践踏“红线”的,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大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