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就不会偏离方向

倪洋军

2016年04月20日14:5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4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4月19日人民日报)

成功,需要正确的方向。罗丹说: “人只要不迷失方向,就不会与成功擦肩而过。”改革亦是如此。只有明确了并坚持住正确的方向,才能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直到取得改革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为全面深化改革定了调、明了向。而决定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确保“中国号”改革巨轮不偏离正确的航向。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坚持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真心诚意倾听群众呼声。各级各地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同时,必须结合地方实际,尽可能多地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地取得第一手材料。要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要坚决摒弃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断,坚持深入到最基层、最底层,听真声音,真听声音,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而让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在百姓心坎上。

民生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无论是哪一领域的改革,最终都必须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社会事业方面的改革,直接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坚持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认真扎实做好民生实事。要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有关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任务。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多用善用会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绝不能也不允许将改革发展与民生事业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更不能打着民生工程的幌子,干出伤民心损民利的事情出来。

风正好扬帆。作风建设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四风”问题的存在,是当前推进发展中需要解决好的改革难点、社会焦点、群众痛点。坚持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必须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改作风,从本质上来说,涉及的是体制机制的变革,关乎的是权力运行、利益调整。只有全面推进作风建设,才能增添发展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应该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狠刹了许多歪风弊政,党风民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群众拍手叫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仍然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时有发生。不持续深入地转作风、反“四风”,全面深化改革就可能被搁浅甚至偏离方向。因此,以解决“四风”为切入点,正可以撬动深水区改革不断全面推进。这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深意所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锤炼“三严三实”作风,同时要以严和实的作风抓细抓实改革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确保方向不偏、力量不散。

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个别领导的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断来主导改革,必将能赢得民心,也才能保证党的执政根基更牢固、发展伟业更久远。当然,以人民为中心,说起来容易,而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且要持之以恒,绝不能半途而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倪洋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