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叫停“特事特办”让权力回归本位

李金龙

2016年03月28日11: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特事特办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记者调研发现,时下特事特办存在着滥用的现象。更有甚者,成为一些领导干部享受特权的“挡箭牌”。特事特办变味为“私事特办”。一些群众对此总结道“特事特办,腐败翻番”。(3月27日 新华网)

“特事特办”起初特指对沿海经济特区采取不同于内地的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的确发挥了独特有效的作用。客观地讲,“特事特办”在某些情形下的确具有其一定的有效性,诸如有利于避免相互扯皮的官僚主义、提高办事效率等等。

可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法治日益健全的今天,“特事特办”的作用正发生着弱化,甚至“特事特办”已经开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凸显出不公平、不公正的一面,“特事特办”也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要求严重不相适应。

揆诸现实,一些掌权者在某些重要事情、重大项目上,往往以“特事”为借口,施以“特殊”政策,搞“先斩后奏”,不跟法律法规“打招呼”,绕开了法治与公正,导致了行政权的滥用。对于一些部门和官员来说,也极容易将“特事特办”作为以权谋私、违法行政、贪污腐败的理由和幌子,成为自己捞钱贪腐的工具和手段。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缺乏法律和程序规制的所谓“特事特办”,已经成为滋生腐败和违法行政现象的颇具隐蔽性和欺骗性的一大病灶。

对“特事特办”说“不”,是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坚持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的思想已经牢固人心,国家和社会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之人存在,也不能有超越法律的所谓“特事”。政府对任何公共事务的处理,都应当在法律规定的程序、法律赋予的权限之内进行。再者,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政府在很多大事、难事和特事上,已经完全可以通过法治思维、法治程序和法治手段实现高效、公正办理。“特事特办”在如今的法治社会中,过多地扮演着“历史文物”的角色,正逐渐失去其自身使用价值。

其实说到底,“特事特办”之所以还存在,很大原因说明了它是部分官员舍不得割舍的“唐僧肉”,背后凸显的是一种错误的利益观、政绩观和权力观。要遏制并杜绝“特事特办”现象发生,关键还是要让权力在制度和法治的轨道上行使,更好地祛除“特事特办”的权力魅影,树立制度威信,让“特事特办”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此一来,才能对制度心存敬畏,做到自觉依法依规用权,按制度办事,进而有效减少“特事特办”现象,直至消弭于无形,真正让权力回归本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