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容错免责”尚需营造良好舆论生态

陈怡如

2016年03月23日16: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鼓励干事,就要有“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不仅组织部门选人用人、考核干部的时候要有容错机制,我们的媒体也应当营造客观公正的干部“容错”氛围。

舆论监督是加强干部监督的重要方式,媒体的声音也是听取民意民声的重要来源,但媒体决不能因为有了监督的影响力就“挟天子而令诸侯”,只为了“眼球效应”就丧失了本应当始终秉持的客观立场。

组织部门选人用人要给干部有原则的“试错权”,舆论环境监督干部也应当保持一定的“容错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事都有两面性,敢于探索就有可能出错,怕出错怕担责就会止步不前。媒体给敢改革、敢担当、敢探索的干部更宽松的舆论环境,为的是给改革创新者撑腰壮胆,而非给胡为乱为者吃“定心丸”。

客观上看,近些年来在舆论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但媒体戴着“有色眼镜”看舆论漩涡下的干部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多。不问缘由、不看因果,一味把板子打在干部身上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一旦被舆论盯上,往往就会被穷追猛打,干部本身也难有招架之力。不予回应被认为是“死不悔改”,积极发声被认为是“冥顽不灵”,甚至一些客观正常回应也会淹没在批评声中。更有“干部复出”等敏感话题,成为了干部陷入舆论风头浪尖的高危话题。不仅“现错”被追讨,“前错”也往往被舆论不断追责,导致一些干部再也不敢甩开膀子大胆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就要允许先行探索的干部犯错误经挫折。犯一次错就被舆论“一棒子打死”,会让干部寒蝉若禁,也会让创新的步子变慢。作为媒体,不妨更客观更友善一些,多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独特的监督视角发现问题,让干部从媒体发现的问题中改善自己,形成官员和媒体的良性互动,才能构建更长效、更有用、更健康的舆论监督生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