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念之再三、铭之肺腑”看民生之重

倪洋军

2016年03月09日15: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更是各级各地人民政府及其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牢记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人民幸福安康的大事要事。每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浓墨重彩的阐释和部署。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民生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总理报告的亮点。“念之再三、铭之肺腑”的真情告白与殷切要求,承载的更是浓浓的民生情怀和民意分量。

心中有民,为官才有分量,也才能切实做到真情为民、造福于民。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时代楷模的为民情怀最动人,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怀揣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正是因为他们明白“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不能伤了群众”的道理,时时处处心系于民,大事小情想到群众心里,以百姓之心为心,夙夜在公,躬身为民,把“功成不必在我”的“潜绩”,变成了泽被后人的福祉。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本”“基”“源”。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就要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把群众当亲人。然而,反观时下,一些干部心中装的不是人民群众的艰难困苦,而是自己的名利地位甚至整天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不能自觉将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也就不配为官从政了。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民生之重,重在有作为、勇担当。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这是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也是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好民生工作、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根本保证。民生工作面广量大,民生事业纷繁复杂,只有各级各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自觉将自己摆进去,将责任扛起来,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群众的支持与点赞。遇到问题就让,见到困难就躲,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只会让老百姓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甚至被赶下台。

言必行,行必果。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有始终做到言出必行、有诺必践,特别是对民心民意的回应上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必须坚决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表里如一,不夸海口,不放空炮,不打诳语,才能取信于民、造福于民。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总理报告中,无论是要求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还是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无论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还是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如此等等,是国务院向13亿中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变成美好现实。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公开承诺事项融入岗位职责,化为岗位行动,力求承诺内容真、实、准,努力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需上真服务,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真挚的为民情怀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倪洋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