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华每日电讯:当“机关内刊”沦为自留地

白靖利

2016年02月23日08:4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当“机关内刊”沦为自留地

记者近期在调研中得知,有一个人口不到80万的县,每年花费近百万元自办4份内部刊物,原因是“领导的活动需要‘落地’”。相关人员投领导所好,搜集汇编成册后作为“内部交流材料”下发到各个部门。这种沦为权力“自留地”的“机关内刊”,应当大力整顿。

“机关刊物”在各地各级部门并不少见。一些地方热衷办一些“内刊”,并让下级部门多方传阅学习,原因无外乎是经营自己的“自留地”,试图通过白纸黑字彰显自己的意志。说白了,就是利用权力来寻找“存在感”。

据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他们也觉得有些刊物没有必要再办,但谁也不敢忤逆领导的意志,于是就一直办了下来。

事实上,过多过滥的“机关内刊”弊端不少。第一个弊端是浪费人力、财力、物力。以前面所说的那个县为例,刊物多采用铜版纸印刷,每本成本都高达数十元,每期印刷数千册。据当地干部介绍,4份刊物一年要花费近百万元。除了挂名的顾问和编委等职务,每本刊物还需要数名工作人员负责。

第二个弊端是作用甚微。刊物多为数天甚至数周前当地领导的活动报道,不但时效差,可读性也不强,发到各个部门、乡镇后阅读者寥寥。在信息化时代,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电子传阅实现“无纸化”。为凸显领导活动的重要性而耗费巨资所办的“机关内刊”,实际上变成了一些领导干部权力的“自留地”。

早在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要求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同时要求改进新闻报道。此后,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也多次强调要严格落实,而一些地方“机关内刊”过多过滥的行为,实际上与中央规定背道而驰。

一些地方和单位热衷于办“机关内刊”,是典型的“不严以用权”“谋事、创业、做人不实”做派。此种行为若不严厉禁止,不但不利于团结队伍,对当前的事业有负面影响,对这些领导同志将来的发展也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数量繁多的“机关内刊”的清理整顿。确实能够推动实际工作、提高干部群众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的刊物,应适当予以保留;而对那些毫无用处且浪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仅仅因为地方领导需要而存在的刊物,必须大力清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