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军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目前已召开的30省区市地方两会上,多省区市表示将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23省区市立下2016年扶贫“军令状”,14省区市明确提出十三五的扶贫目标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据人民网)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新一届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使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各级各地纷纷签署了“责任状”,立下了“军令状”,可谓雄心勃勃、信心百倍。但是,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攻坚战,光立下“军令状”还不行,必须切实将誓言从“纸面”落到“地面”,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打好“歼灭战”。
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才能百发百中。扶贫开发,不是也不能撒胡椒面,必须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发力。各级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特别是结合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绝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只能变成放空炮、乱表态。领导干部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脱贫工作,要在精准上下功夫。脱贫工作要落地,细化到人,细化到户,注重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脱贫,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不喊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上下功夫。
拔除病根。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绝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而必须帮助边远地区、贫困群众找准病因、拔除病根,确保摘帽后的地区和群众不再返贫。俗话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而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导致贫穷的根本原因,不是别的,正是缺乏长期有效的教育,上不起学,上不了学。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因为教育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各级各地要把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教育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保证贫困家庭孩子受到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根上断掉“穷基因”。要将教育资源和财政资金有意识地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抱团作战。任何一场战役的胜利,绝不是单靠一两个英雄或突击队员所能取胜的,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抱团作战的强大合力,才能全面打赢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战役,特别是扶贫开发、脱贫攻坚这样的攻坚战、“歼灭战”。要整体联动,各级各地要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问责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倒排时间、强力推进、务求实效。每一层级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要靠前指挥、沉着应战,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好面上统筹协调工作,其他领导干部要互相补台、加强合作、通力协作,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打赢脱贫这场志在必胜的硬仗。
干净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打好脱贫“歼灭战”的必备条件。参与扶贫开发的领导者与工作人员必须始终将干净担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进一步增强守土尽责、有为担当的意识,不得将扶贫款项截留或挪作他用,更不允许骗取扶贫款。各级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的监管,特别是资金方面的监管,确保不出现烂尾项目和腐败工程。对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渎职失责以及贪污腐败行为,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绝不放纵。
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的门槛上,要求我们时不我待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地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既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更要有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真本领。既要立下“军令状”,倒排时间表,更要啃下“硬骨头”,分类施策,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坚决在既定时限内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相关专题 |
· 倪洋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