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岭
一家亏损国企,把反腐作为降成本的“第一硬仗”,主动查办“优质产品作残次品贱卖、七大姑八大姨裙带公司”等问题,坚决斩断各种利益输送链条,生产经营成本下降十多亿元,使企业轻装上阵、减亏增盈。
观察这家企业反腐经历不难发现,腐败像寄生在企业肌体上的“毒瘤”,增加了企业成本,加重了企业负担,损害了职工利益,影响了企业效益。坚定不移反腐败,也是降低企业成本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
一家企业如此,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在经济运行中,一个人或企业,以腐败方式获得利益,更多人的利益就可能因此受到损害。有背景的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无法出头,市场规则势必遭到破坏;“送红包”比“卖产品”更为重要,好产品难以得到应有尊重,就可能对优良商家产生一种“逆淘汰”。一些查处的腐败案例表明,经济领域的权力寻租,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污染了经济生态,提升了市场运行成本,“腐败之祸猛于虎”。
堵住市场“歪门”,人们才愿走正门;消除经济“雾霾”,市场才能变得清朗。新常态下,反腐是企业降低成本、强筋健骨的现实要求,更是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关键一环。坚定不移地反腐败,剔除经济运行“病灶”,把经济发展成本降下来,反腐败所释放的新红利,必将给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