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身份”不是官员违纪违法的“保险箱”

倪洋军

2015年12月09日14:1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盖如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甘肃省嘉峪关市政协原副主席魏万林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2015年12月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有一种恶,叫知纪违纪、知法犯法;有一种痛,叫追悔莫及、悔之晚矣。无独有偶,在同日被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的两件腐败案例中,盖如垠曾长期担任过党内领导职务,魏万林更是长期在检察机关工作过,按理,这两位官员对于党纪国法应该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但是,他们双双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执行组织调查。纵观官场,又有多少有过类似经历和身份的官员,因为知纪违纪、知法犯法而落得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可耻下场。在反腐肃贪成为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官位“身份”不是官员违纪违法的“保险箱”。

大凡干部,都有着一定的权力。在错误的权力观、政绩观的支配下,一些领导干部常常会想当然地将职位、身份与特权、特殊划上等号,认为自己在那个位置,就应该享受、就可以胡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权思维与官僚思想又有所抬头,“法不责内部人”、“刑不上大夫”等官场“潜规则”死灰复燃。部分官员不思进取,尸位素餐,终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还有部分官员脱离群众,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适当”享受“无可厚非”。更有甚者,觉得自己官居要职,成绩斐然、贡献巨大,于是,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所欲为,胡作非为,面对党纪国法不仅毫不畏惧,而且愈发肆无忌惮、有恃无恐。贪腐不除,党无宁日,国无宁日,民无宁日,而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彻底根除官场“潜规则”,既是依规治党、依法治国的体现,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一环。

曾几何时,进入公务员队伍,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担任了领导干部之后,更意味着掌握了可以呼风唤雨的生杀予夺大权,一些组织、纪委、宣传系统或行政执法机关的领导干部,则会自然不自然地将自己的“身份”当作自己可以胡作非为的“挡箭牌”或“保险箱”。但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始终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纪更是严于国法,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在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强大声势下,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的所谓“保险箱”如今也变得不再那么保险了。尤其是在中央坚持反腐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的穷追猛打下,坚决拿内部人“开刀”,坚决杜绝“灯下黑”,已经成为了新常态。同时,也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敲了警钟: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没有谁是不能查的。

有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始终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领导干部,特别是掌握着重要话语权的领导干部一旦违纪违法,对党的信用和权威的消解,比普通党员干部的危害更大,影响也更恶劣。因此,必须加强对重要岗位、重点领域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不让腐朽思想和特权思维滋生泛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调反腐,让我们看到了新一届党中央有贪必肃、有腐必反、有恶必除的勇气和决心,也让我们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终胜利充满信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官位不是贪渎的“护身符”,功劳也不是腐败的“保险箱”,唯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违法乱纪、作恶多端者最终会有报应的。当前,无数事实说明,党中央的反腐败决心毋庸置疑,不管涉及到谁,都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除恶务尽。全面从严治党没有死角、不留空白,不管违纪违法者如何伪装、藏得多深,也终究逃不过党纪国法的严惩。如果等到东窗事发、痛定思痛,才明白“正人先正己”是为官从政须臾不可忘记的至理名言,则悔之晚矣!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增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使命感,规范用权,秉公用权,遵纪守法,才能走好每一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杨丽娜)
相关专题
· 倪洋军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