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住建局长骗媒体“不是局长”,不宜“检查”了之

士心

2015年11月23日09: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有的政府机构及官员遇到媒体当面质疑,往往用所谓“四字诀”来应付,即“躲、吵、告、怨”。躲就是能溜则溜、能捂则捂;吵就是恃权硬顶、甚至动手伤人;告就是威胁对方侵权、扬言法庭上见;怨就是怪宣传部门管理不力,怨媒体故意找茬,当然也通过宣传部门打通关系,阻止见报上电视等。近日媒体曝光的一起舆论监督案例,尽管也属“躲”字诀,但更令人啼笑皆非:当记者来到贵州贵阳市住建局长办公室,拟就保障房闲置问题进行采访时,这位局长居然声称:你们搞错了,我不是局长,我是过来看工作图的!

这件事的由来,是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了一个惊人数据:在贵阳市,有3万多套保障房一直闲置。这些保障房项目涉及投资80多亿元,就因为不完善水、电等配套设施,困难群众有房住不进。同时媒体披露,因为廉租房质量差等问题,群众每去一个部门投诉,都被搪塞到另一个部门,一共走了七八个部门也没能解决。电视台记者登门采访,才有了上述一幕。

住建局长自称“不是局长”场景曝光后,很快成为舆论热点。22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政府新闻发言人就3万多套保障房长期闲置公开致歉,并承诺明年6月30日前,将达到竣工验收及分配入住条件。而对自称“不是局长”的住建局长,仅提及“市政府已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本人作出了深刻检查”。

能对舆论热点及时回应,并提出整改措施,是明智之举。只是对骗媒体“不是局长”行为的处理,却让人有些意外。一方面,一位住建局长,居然隐瞒身份,欺骗媒体实际上也是企图欺骗公众,如此缺乏担当,分明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怎能批评一下了事?另一方面,作为承担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主要责任的住建局的“一把手”,出现3万多套保障房闲置逾两年,被国家部委点名,且群众反映廉租房质量问题,投诉屡遭推诿,导致媒体曝光,这么多懒政、失职甚至渎职行为,又岂是深刻检查能过关?难怪有人质疑:“贵阳市政府这样轻描淡写,能管好干部?”

这种“轻描淡写”事出有因。如果认真品味当地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回应,虽算及时,但也不无应付舆论监督与公众关注之嫌。比如,对3万套保障房闲置逾两年的原因,虽然承认“思想认识不到位,统筹力度不够,分级责任不落实,相关责任单位服务不力”,但都点到为止,反而更强调建设保障房“体量大、任务重”,强调配套资金跟不上等客观原因,等于将统筹不到位和责任不落实等真正症结,轻轻化去。又如,虽然宣布“已成立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单位参加的整改工作组”,但具体责任落在谁头上,不得而知。本来该市已有“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这整改小组与领导小组有何区别?难道整改小组只管3万套闲置保障房这一块,对诸如廉租房质量等有关问题仍无人过问?说到底,仍脱不出一个“躲”字诀。虽然不像自称“不是局长”那么赤裸裸,本质却很相通:一谈到责任、担当,“组长”不见了,“市长”也不见了,全成了模糊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单位”等不着边际的字眼。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没有一点疏漏,关键是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对待舆论监督。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民心工程,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但一定要以真正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实现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为最终目标,而不是满足于建成了多少、报个光鲜数字蒙混过关。如果说有困难,为何遇到媒体曝光,就有了准确的竣工入住时期?在遇到舆论监督时,也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借此契机,对自身工作进行全面反思。比如保障房建设在工程规划时有没有严格规定工期、有没有配套资金规划?不能如期入住又该追究谁的责任等等。而对居然自称“不是局长”的干部,虽然不至于像人们所说的“不承认自己是局长,那就不让要他当局长”,至少要按党员干部“敢担当”的要求,制定完善奖惩标准;针对类似“不作为”现象,制定完善责任追究办法,以便让更多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不仅让保障房建设真正得民心,同时让政府各方面工作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和促进。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士心热评”专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作者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