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解放日报:“八小时之外”的政治学

凌河

2015年11月06日10:36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八小时之外”的政治学

为什么“八小时之外”这个似乎的老生常谈,这几天又成为网上线下的热门话题?因为某省近期下发《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监管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及休闲圈,从个人到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实施全方位覆盖。这个“红头文件”,竟然引出了当地一些官员的反弹,“官员有没有私人生活”呀,“不要侵犯隐私权”呀,“很没有安全感”呀,以及“为什么对我们这么不放心”呢?可谓不一而足。

管好管住官员的“八小时之外”,其实正是因为这个“之外”很“不安全”,所以对某些官员确实“很不放心”——据一次调查显示,落马官员收受贿赂,六成以上不是发生在“八小时以内”,也不在庄严肃穆的办公室里,而是起始于月黑风高的“八小时之外”,成交在属于“隐私”的私宅内室,甚至发生在觥筹交错的私人宴会、灯红酒绿的歌厅舞场、绿草成茵的高尔夫球场。“八小时之外”成为贪腐的“黄金时段”,远离办公室成为贪贿的“基本形态”,这些渐成某些地方腐败高发的一个规律,成了一些官员落马下水的一个“常态”,所以管一管“八小时之外”,不能说不是有的放矢,直击了某些人的软肋七寸。

关于官员的“隐私权”与“私人生活”,似乎抬到了“法治”的高度,但这恰恰是一个认识误区。官员当然有“隐私权”,但不要忘记权威的政治学说早已规定,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完整的个人隐私权只适用于一国普通公民,对于担任公共职务的人而言,其个人隐私权必须牺牲一部分,这就是法学上所说的“让渡”,担任的公职越高,“让渡”的权利就越多。有识之士举例,为什么普通公民不必申报个人财产和配偶子女的基本信息,而官员就必须申报?为什么私企老板,他怎么灯红酒绿都可以,只要不违法,只要用的是自己的钱,而官员则不行,他不能进入高档娱乐场所,也不能随意同什么人吃饭喝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官员的那样,“不能什么饭都吃,什么酒都喝,什么人都交,什么话都说”,至少去了要报告,吃了要能说明白?就是因为作为一个官员,你不但就是一口“不粘锅”,而且原则上要成为一个“透明体”,并没有完全的“隐私权”——你不愿意“让渡”,可以“挂印封金”嘛。

官员的确应有一己“私人生活”,应当得到尊重甚至保护,但公众对官员的私生活,往往自有几近严苛的要求,这不仅因为它关乎官员的道德操守,而且关系到公权力会不会被“私生活”侵蚀。比如对于法官,社会要求他有“高贵的孤独”,这其实是对法官的一种职业道德约束,而这正是从对法官的“八小时之外”私生活的规范而始。法官在一定程度上要远离喧嚣人群,谨慎出入社交场合,减少各种应酬,甚至要与亲朋好友保持距离,更不能陷入“江湖”,而要永远保持性情的冷静与人格的独立。既要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远离纸醉金迷与声色犬马,保持能善其身的美感和高贵,又要远离鲜花掌声,清心寡欲,心如止水,不为官职所诱,不为荣誉所累,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美色所动,不为威武所屈,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只对法律的忠诚。其实对于其他公职人员也是这样,也有特别的“私德”要求和“私生活”规则。正因为官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不能不面对贪欲的诱惑,所以对于他的“私生活”,他的“八小时之外”,才更应有特殊的约束和监督。

“八小时之外”官员也有业余生活,也有个人爱好。焦裕禄喜爱拉二胡,一曲悠扬引来了焦夫人;孔繁森爱好摄影,一架照相机拍遍了雪域高原;任长霞一口豫剧高腔,成为登封市尽人皆知的“品味”。但也有一些官员的爱好,“八小时之外”的“业余生活”却变成了另一种腐败。摄影总是“健康的爱好”吧?但有的官员因为喜欢拍照,结果收受了几百万价值的器材。书法总是“高雅艺术”吧?但有的官员涂鸦几个字,就“拍卖”出几十万的“官价”。酷爱玉石的官员,一次收下上百万的“玩意”,而痴迷于高尔夫的官员,仅这一项“爱好”,就花了公帑几百万,还不算老板送的堪可“打遍天下”的会员卡呢!这种种的“私人爱好”,早已是滥用公权力的一个变相,它岂止是一点点“私生活”呢!

官员有多少“隐私权”,他的“私生活”又应有多大的“自由度”?这两个问题,从来就是政治学的范畴,弄清楚了这两个问号,才能使“八小时之外”的争论走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正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