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理解乃境界

任仲然

2015年10月10日13: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前些年,老山英雄有句话感人肺腑,那就是“理解万岁”。当年正是这四个字,曾令无数人为之感动不已,因而触发出火热的爱国激情。世态和时间同步变化着,三十余年匆匆地过去了,理解未能达到万岁的彼岸,却几乎成了难遇难求的“奢侈品”。

当下人们相互之间,不缺名利纠葛,不缺埋怨指责,也不缺拉拉扯扯,最缺的是真诚的理解。由于各有各的立场,所以就各有各的想法,好像谁也不愿意换个位置思考,都想居高临下以我为主。“你应该理解我,我为什么要理解你?”这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引起社会麻烦的认知根源。

大的方面讲,理解是一种境界;小的角度说,理解是一份依托。没有理解做基础,思想上不会有共识,感知上更不会情投意合,行走肯定也不会在一条路上。理解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时就是轻松的默契一回,当然深层次的理解要找到思想的共同点、利益的结合点、感情的关切点。

没有理解,难有团结,难有和谐,更不会志同道合。每当矛盾出现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理解,理解家人,理解同事,理解基层,理解领导,理解社会,也还要理解那些做事有点私心杂念的人。人无完人,社会也不是一朵鲜花,求全责备要求过高有害无益。承认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的差异性,看到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构成,兼顾不同文化背景和既得利益,是相互理解的基础性前提。

换个角度说,理解也不简单是内心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双方双向的互动。单方面的理解苍白无力,剃头的挑子一头热不行,一厢情愿的理解不宜多提倡多宣传。当事人相互之间的理解,是一对一点对点的理解,可能要有让步或妥协,这便是相互理解特有的灵活性。

多元的理解更复杂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不但要理解班子的每位成员,还要理解你所带领这个团队的全体,对他们的想法一定要清楚,对他们的诉求一定要充分考虑,尽可能给予满足,不然理解也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下级理解上级不容易,上级理解下级则更难。让一两个人理解容易,使每个人都理解特别难。有的时候,痛苦就来自理解你的人不多,虽然你是一片好心一番好意。

多元的理解,要素复杂,诉求不一,沟通就成为非常之必要。在所有情况下,理解的关键都在于沟通,沟通得及时不及时,沟通得到位不到位,沟通得是否真诚和深入,决定着到底是理解还是不理解。有些时候不是没有沟通,而是把沟通当成走过场,即便是告知也不具体。这样就起不到沟通的作用,做到理解就更不可能。

沟通是理解不可或缺的桥梁,是创造团结和谐的纽带,是形成团队精神的润滑剂。沟通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功能,解开疙瘩,化解前嫌,形成合力。如果没有沟通,你的思想别人不知道,你的打算别人没听说,那还谈何理解?

所以,思想上要真沟通,感情上要善沟通,工作上要常沟通,有事情应当多商量,有问题最好早研究,有矛盾一定不能掩盖和回避。如果对问题及矛盾避而不谈,表面的沟通就不会有实际效果。决策的过程,务必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充分发扬不同层次的民主,不搞一言堂。操作的过程,务必按规矩和程序办事,同时最好选择快捷的路径。沟通要有直通车,最好直截了当,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理解是允许有小差异无大冲突,有矛盾现象无激化恶化倾向的辩证统一。团队及领导成员之间,最需要注意对“权利与责任”的理解,获得了这个共识才能合作共事。单位及部门之间,最需要自觉对“协调与配合”的理解,形成了这个机制才能协调动作。同事及同志之间,最需要加强对“尊重与竞争”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坦诚友好的相处。

概言之,在一个健康成熟的社会,在一个有活力有朝气的单位,理解不应该成为奢侈品,而应该是常用常新的普及日用品。理解万岁虽然是遥远的事情,但尽可能最大程度的理解,既是美好的愿望,也应该是眼前的现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任仲然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