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预防节日腐败须做“三件事”

任赞伟

2015年09月10日11: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时光荏苒,流水经年,“双节”将至。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严防节日腐败”虽是老调,却也是常谈常新。不知“节日腐败”何时不再有,我辈毋须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先立铁规,后出重拳。党风政风为之一振,干部作风焕然一新。但每逢佳节,总有一些“节日病”,不收手、不收敛,把制度当摆设,视纪律为无物,逾规越矩之行大行其道、屡禁不止。公车私用者有之,公款吃喝者有之,行贿受贿者有之,“丑态”不胜枚举。严重违反党的纪律,使组织蒙羞、让群众心寒。

如何预防“节日病”,使各级领导干部守住气节、严守底线,过一个清正廉洁、“平安健康”、欢乐祥和的“双节”。笔者以为,还应从“尽早提醒、严格监督、健全制度”“三件事”入手,持续用劲、久久为功,彻底铲除滋生“节日腐败”的土壤。

打好“预防针”,尽早提醒。一日难冻三尺冰,领导干部患上的“节日病”,从“感染”到“病发”,也非一日之功。相关部门应练就”火眼金睛”,充分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及时处理苗头性倾向,做到早提醒、“治未病”,预防前置,警钟长鸣。把住“节日腐败”易发的环节和部位,使钻营者无漏洞可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节日腐败”感染、传播的机会。同时把“节日腐败”,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住“关键节点”,盯住“关键少数”,抓早、抓小、抓实,提前介入、制订规定,下发禁令,划定底线。应切实打好“尽早提醒”这剂“预防针”,把“节日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

念好“紧箍咒”,严格监督。陈毅说:“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领导干部之所以易患“节日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党和人民的监督或者监督不到位。没有“万目睽睽”盯着,就会心无畏惧、行无约束、放浪形骸、胆大妄为。要不断健全“重要节点”监督干部的体制机制,采取平时监督与“关键节点”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与下级监督相结合、群众监督与民主监督、重点监督与例行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时时处处监督领导干部行为。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行动、加强对下级干部的监督管理。同时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健全热线举报、信访举报和网上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预防干部“节日病”中的积极作用。应切实念好“严格监督”这本“紧箍咒”,使领导干部心有所惧、行有所止,自觉抵制“节日腐败”。

装好“安全门”,健全制度。邓小平说:“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节日腐败”之所以频频发生、屡禁不止,实质上还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灵魂缺钙、信仰缺失的结果,是思想作风“跑冒滴漏”的外在表现。要想彻底根治,还得依靠健全完备、切实管用的制度。不但要善于制度的顶层设计、长远规划,也要对制度进行“微观解剖”、定出细则,以方便于执行。用制度明确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定出“自由区”,使其知道啥事可以做;划出“红灯区”,让其明白啥事不可为。立下“惩戒尺”,使逾规越矩者“知道疼”,使制度得以刚性执行、“招招见血”。长此以往、循环往复的制度运行,必定能够使领导干部形成深入“基因”的行为自觉。应切实装好“健全制度”这扇“安全门”,管住领导干部的日常行为,治好“节日病”,杜绝“逢节必腐”。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根治节日腐败是一项持久的“整风”工程,只要善始善终、驰而不息的正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终将铲除滋生节日腐败的土壤,纯洁党的肌体,使政治生态清风徐来、山水俊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