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一
近日,关于“静安区最快将于今年10月并入闸北区”的消息,在各大论坛和微信朋友圈疯传,引发市民热议。随后,静安区新闻办否认了此消息的真实性,称“目前没有接到这方面的安排”,“可能是房地产商借题炒作”。经政府部门举报后,相关文章已被微信平台删除,但网上仍有不少人在讨论“并区”的可能性。
追根溯源,“并区”传闻最初在今年6月份由某房地产微信公号发布,其中不乏“房价大涨的节奏”“××地将是静安区新金融中心”“××地房价已涨到8万了”等表述,确实不排除房地产商借题炒作的可能。而且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行政区划调整会直接影响广大市民的购房行为,一些房地产企业可能从中获利。
正如新华社报道所言,借用利好谣言炒作楼市、制造涨价预期,已经不是个案,杭州、天津等地均传出过行政区域合并的传闻。在小道消息满天飞的背景下,相关职能部门能及时回应和澄清,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避免一些市民因听信传闻而仓促做出买房、卖房或投资决定,这是政府部门对民众负责的表现。
不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行政规划和区域功能定位进行调整,确实在很多城市都出现过。比如,北京市几年前就将原崇文区并入了东城区,将原宣武区并入了西城区,还在近期做出了将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迁往通州区的决定。因此,网络上时不时出现上海某区将与某区合并的传闻,并非不能理解。
有鉴于此,对于网络疯传的“并区”传闻,仅有一两句辟谣恐怕不够。一方面,诸如“目前没有接到这方面的安排”这种留有余地的措辞,很容易引起不同解读和猜想;另一方面,无论是几年前关于上海卢湾区、黄浦区合并的传闻,还是此前关于北京市政府搬往通州区的传闻,都曾经历“先辟谣后被证实”的过程。
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角度考虑,除了及时澄清社会和网络上出现的传闻,更重要是要通过信息公开来消除信息不对称。比如有专家建议,政府应该对楼市库存、空置等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摸底,并及时公布相关结果,构建权威、全面、及时的信息发布体系;如果确有行政区划调整的计划,也不宜关门决策。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格局错综复杂,不仅要求普通民众提高信息甄别能力,更是对政府部门的严峻考验。任何一种政府行为,都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建构,都要经得起时间检验。及时阻击谣言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增加公共决策的透明度、提升普通民众的参与感,也是减少传闻和恐慌情绪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