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做好辽宁经济工作,要知实情,出实招,见实效,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工作落实。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必须发扬而不能丢弃。越是环境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第一线实践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纷繁的思绪,夯实干事的根基。只有搞清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只有面对面地接触企业家、职工群众和基层干部,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大势走势。
要推动调查研究的制度化经常化,统计数据是抽象的,基层、企业的实践是鲜活的,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要实现调查研究的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如此才能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拿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新理念、新途径、新做法。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对准焦点,当前尤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着力在深入调研中细致谋划“十三五”规划。要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深入调研如何抢抓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准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的各项目标,进一步拿出坚持“四个驱动”共同发力和积极培育壮大“六个新的增长点”的具体政策措施,为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遵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开展工作的全部意义所在。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当前工作,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关键在落实。
狠抓落实就要解决失之于“虚”的问题,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就要解决失之于“粗”的问题,消除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只该抓大事、把落实当做小事的认识误区。抓落实是在打通“最后一公里”,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何其关键!须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韧劲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劲,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狠抓落实既要靠人格的力量,也要靠制度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指领导带头抓落实,在践行“八个带头、八个自觉”中坚持事事抓落实、时时抓落实,以上率下,使抓落实成为一种追求、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制度的力量是指让考核问责制真正运转起来,做到任务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动力层层激荡,目标层层兑现。
一以贯之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工作落实,我们就能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从而跨过重重险阻,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