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官员越界越轨越底线留下深刻警示

林伟

2015年08月05日10:5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日上午,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方指控,沈培平在12年的时间里利用职务便利,为云南当地企业老板“谋福利”,收受贿赂1600余万。

记得清·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汇纂》中有这样一番话: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沈培平在该省为官24年,拥有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对此肯定是心知肚明的。然而,正像一句廉政格言所言,“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心存贪念的他自然是“贪欲无度,牢狱自筑”。

最吸引眼球的是,沈培平是十八大以来第22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也是中央打虎以来云南的“第一只大老虎”。沈培平之后,云南官场2014年至2015年间持续“地震”:白恩培、仇和、高劲松等官员相继落马被查。这也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要正,人正心不贪,古今廉者都一样,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历来贪官皆如此。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全能的廉洁”。人的思想和观念难免会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与腐蚀,如果身为党员干部没有在思想上筑牢贪欲的“防火墙”,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就会把清廉抛到脑后,把正气当成虚无,耐不得清贫追逐醉生梦死、繁华锦盛,抵不住诱惑演变成“苍蝇”“老虎”,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使人民的财富“玉碎珠沉”,让自已的腰包“珠圆玉润”,到头来只能落得个“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的下场。笔者感到,白恩培、仇和、沈培平、高劲松的惨痛教训,至少给我们带来三点警示。

其一,对规矩要常怀敬畏之心。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藐视规矩、践踏规矩,必然要受到惩罚。白恩培、仇和、沈培平、高劲松等落马贪官走到今天这种地步,都是从突破纪律、突破规矩开始的。各级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都要强化规矩意识,从内心真诚敬畏和坚守规矩。

其二,对权力要常怀平常之心。“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能常怀这种平常心,放纵行使权力,把权力当私器,随意破坏组织纪律和规则程序,以权谋私,使之变为不受制约的特殊权力,这就完全造成了权力的本位背离和颠倒。白恩培、仇和、沈培平、高劲松等落马贪官威权下争权夺利无所顾忌,贪图奢靡大张旗鼓,贪污腐化胆大妄为,买官卖官横行自如,其作派可恨、下场可悲,就是其中的典型例证。

其三,对诱惑要常怀警醒之心。自然界有阳光明媚也有风雨如磐,社会生活中有光明也有黑暗,作为党员干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是一种常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每日“三省吾身”,守住内心的真诚淡定,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不为一时的寂寞所困倒,不为时间空间的变化所改变,真正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划清公私分明的界限。如果不能这样保持一颗警醒之心,就会像白恩培、仇和、沈培平、高劲松一样,越界、越轨、越底线,成为“伸手必被捉”的反面教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林伟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