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达者
拆迁户追问拆迁手续时,干部说,正在办理,如果你们不服可告政府。为何干部说话很轻松,因为正常拆迁要补偿,但时间等不起。如果政府强拆输官司,也是经济赔偿,这不和拆迁补偿一样吗?但政府赢得了时间,干部取得了政绩。干部笑了。(据6月17日中国网)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加剧,征地、强拆已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拆迁户、地方政府、开发商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矛盾重重。去年,河南信阳市浉河区政府官网刊登了一篇讴歌拆迁工作的文章,拆迁人员被冠以“最可亲、最可敬、最可爱、最可歌、最可颂的人”。可现实中有些“最可爱的人”干的事情却让人觉得怎么看都不觉得“可爱”。
一边是群众痛失家园的悲伤和无奈,一边却是干部得了政绩哈哈大笑的丑态,对比强烈,刺人眼球。除了那不合时宜的大笑,那句“不服可以告政府”的狂妄也让人发憷,在大谈特谈“民本意识”的当下,撂下如此雷语,实则凸显了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因为正常拆迁要补偿,但时间等不起。如果政府强拆输官司,也是经济赔偿,这不和拆迁补偿一样?在“拉锯战”中,政府赢得了时间,干部取得了政绩,在干部的权力面前,群众的权利自然而然相当孱弱了。
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热衷大拆大建的初衷显而易见,一来,拆迁,即是大兴土木的第一步,拆迁过后,“挖挖补补”“东填西建”按部就班,热火朝天一股脑儿大建、特建无疑会让政府打个漂亮的“财政仗”;二来现行法律法规对强拆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问责乏力,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强拆的歪风邪气。也正因如此,面对哭泣的群众,干部才能笑得出来,才能笑得那么放肆。
其实,即便是普通人,面对他人的不幸,都会换位思考,合理安抚,可作为党员干部,在强拆现场笑得乐乐呵呵,典型的“民哭官笑”暴露出干部的素质之低,也充分说明了在利益面前,干部心里根本留不下群众半点位置,缺少了起码的尊重和基本的怜悯之心,还能指望如此干部能“急所急,解所难”?漠视群众,让群众心生寒意,他不仅笑掉了干部的自身形象,也笑掉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美国马里兰大学神经科学家罗伯特·普罗文说,“笑,具有社会性,对笑的需求来自他人。”确实,“笑”作为人的一种内心本能反应并无不妥,但党员干部不分场合地哈哈大笑,岂不是一种“幸灾乐祸”?当然,也许事件只是个案,不过,其背后凸显的却是地方政府“拆迁依赖症”这个老大难,如何规范完善拆迁流程?如何在拆迁中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如何对不法拆迁行为问责?才是需要真正直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