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总书记的“群众哭笑观”看民本思想之重

何浩民

2015年06月18日10: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花茂村参观考察时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据新华网6月17日电)

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舟山考察时 “干部好不好是百姓说了算”的“百姓口碑观”之后,总书记的“群众哭笑观”又一次强调了民意的重要性,既体现了总书记以民为本的情怀,也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执政理念。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作为执政党,要把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与世情、国情、民情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促进民众利益的实现,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执政水平。

事实上,得到群众的承认,才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为民办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立身之要、动力之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各项政策目标的惠及者,政策好与坏,干部优与差,群众最有发言权,对服务者来说,“顾客是上帝”,群众口碑是评定干部政绩的标尺,“顾客”的评价是我们改进服务的动力,群众的心声才是执政党制定政策措施的灵感来源。

然而,现实中部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却没有向民意倾斜,将政绩片面视为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和GDP增长,忽略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尤其是忽略了民意本身的需求。没有坚持以民意为导向,于是就产生了群众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等矛盾。

要做到以民意为导向,就要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群众“获得感”强调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坚持以让民众获得利益为目标,不只是物质上的收获,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民之所望,政之所思。”全面深化改革,也要坚持以“民益”为导向,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民众,让群众在实现“四个全面”和“中国梦”的道路上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其次,坚持以民意为导向,践行以民为本的理念,就必须让干部有担当、有作为。干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实打实”的态度,不折不扣地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对执政党充满信赖和希望,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