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京华时报:登报检讨背后当检讨项目思维

舒天烈

2015年05月25日08:17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登报检讨背后当检讨项目思维

  暗访发现问题责令登报检讨,很容易赢得一时的掌声,但也很容易“吃完上顿没下顿”,不应过度依赖这种做法。

  由于所负责的重点项目推进不力,河南濮阳7名处级干部近日在当地主要报纸上,向全市人民作出公开检讨。此事一出,引来众议。

  经过公开检讨,这些项目如果仍然没有进展,不仅上级看不下去,群众也会有意见,更会怀疑干部的工作水平,影响到考核升迁。这样的公开检讨,可说是公开的表态、公开的承诺。而翻开这些检讨也能发现,检讨涉及的4个项目,除了工业园区外,其他三个项目都可谓民生工程,包括医院病房楼、城区河道截污治污和建设中心公园。以之开刀祭旗,本身也是一种导向。

  不过,此事也并不值得一面倒的赞扬。最主要的一点是,问题的发现,是因为新任市委书记“轻车简从”的暗访。作为一种非常态的治理手段,“一把手”暗访确实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不过,这终究不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监督方式。如果使用不当、标准不严,变成一种随意化的处理方式,不仅让人怀疑其长效性,更可能有失公道甚至违反组织原则。更何况,检讨本身也充满了“思想认识不到位”这样的“八股味”。

  这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醒当地干部“当前正是跑项目、争项目、大干项目的好时机”。看来应该是有着很强的“项目思维”,深谙项目的作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暗访问题并登报检讨,本身也是一种“抓住一个是一个”的“项目制”。在抓好项目的同时,还需要从更高层次来检视背后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应该说,类似的项目思维,对于工作的推动、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工作本来就是一件一件干出来的。但对于一个地方的决策者来说,不能仅仅停留于这种一招一式、见招拆招的项目制。经济发展需要项目带动,更重要的却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简政放权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来更多市场配置的资源。作风建设同样如此,暗访发现问题责令登报检讨,很容易赢得一时的掌声,但也很容易“吃完上顿没下顿”,不应过度依赖这种做法。

  经过多年锦标赛式的发展大战,各地或多或少存在“路径依赖”。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在项目思维之上,形成更有全局意识、长远眼光的制度思维、系统思维。以项目的督促为例,除了上级暗访登报检讨的“碎片化监督”,更应该发挥人大、政协甚至新闻媒体这样的“制度化监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出现了问题,也不仅仅是简单地表态完事,或许可以更系统地深入问题,看看4份检讨中都提到的“协调不畅”究竟卡在哪里,这或许比登报检讨更有意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